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闪电战(3/4)

了的阵地战,最终导致德国的失败。

要是说闪电战思想是那位名声不太好的元首极力提倡,并最终获得巨大成功的话,那就很正确了。

闪电战的精髓用中国话来说就是“速战速决”,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敌人致命一击。这在中国古代就有闪击成功的经典战例,霍去病两次出征河西走廊,打垮盘踞在河西走廊上二十四万匈奴军队就是中国古代闪电战的范例。

当时,霍去病两次出征,率领的总兵力不到三万骑,他没有后方,没有辎重,没有补给,更没有增援部队,而他的对手却拥有二十四万大军。他的办法非常简单,就是他的军队绝不停留,哪怕是一刻钟也不停留,一路向西冲,深入匈奴国境一千多里后,匈奴人才知道他来了,可是已经晚了,在霍去病连串打击下,匈奴损失惨重。霍去病这一战打到现在新疆的罗布泊去了。

所以,闪电战并不一定就要坦克才能实现,只要运用得当,骑兵也可以实施。正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人的努力所证明的那样,右翼非常迅速出现在了巴黎附近,只是由于小毛奇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使得右路军无力发起进攻。

李隽提出的动用骑兵实施闪电突袭的战术,得到的并不是欢呼,而是惊讶、惊叹,因为这实在是太大胆,对于古人来说太难以想象的事情,要他们不惊讶惊叹都不行。过了好一阵子,清风子他们才慨然而叹“真神人也!”

“中原决战的成败将由骑兵来决定。”廖胜功非常中肯地点评,道:“因而骑兵的运用就成了关键,要考虑到天时地利这些因素。皇上,臣以为,决战在秋后发起为宜。”

李庭芝思索着道:“秋后决战,雨水少,地面干燥,有利于骑兵快速机动。”

“中原之地虽不是江南那样的水乡,也有不少河流。要是在夏季决战的话,骑兵在泥泞中行动,马匹人员体力消耗非常之大,很不利于决战。皇上,臣也以为秋后决战为宜。”张世杰思考了一下,同意秋后决战。

李隽征询众人的意见,道:“选择一个好的决战时机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你们有什么看法,可以说嘛,我们一起来研究。道长,你有什么高见,请讲一讲。”

“皇上垂询,贫道不得不言。皇上,贫道对秋后决战并无异议。”清风子也同意了。

陈宜中想了一下,道:“皇上,臣以为秋后决战不可,决战应该尽早发起。”

这么多人都同意了,独陈宜中持有异议,立时引导起了众人的兴趣,看着他。“哦,陈宜中,你有什么看法,说出来。”李隽也是来了兴趣。

“皇上,秋高草黄之季,正是鞑子马肥之时,鞑子的骑兵就可以打硬仗,打恶仗了,所以,臣以为还是决战早点发起为好。”陈宜中发表他的高见。

他的话立即得到陆秀夫和文天祥的赞同,道:“皇上,陈大人所言有理,还请皇上三思。”

李隽并没有马上发表看法,笑道:“这不就很好嘛,有问题就要提出来,我们共同参详。杜将军,你给陈宜中解释一下,为什么秋后决战比夏季决战更好。”

“遵旨。”杜大用解释道:“陈大人说得有理,秋季鞑子是草黄马肥,鞑子的骑兵很能打硬仗,打恶仗。因为,到了秋天,草原上的草枯黄,喂养的战马膘肥体壮,冲刺力好,耐力强,能够满足长时间战争的需要。”

这是共识,在座之人都知道,没什么新奇之处,陈宜中点头道:“皇上,正是从这点考虑,臣才以为不要拖到秋季决战为好。”

李隽不置可否,要杜大用说下去。

杜大用接着道:“那是在草原上,鞑子除了草料以外,没有其他饲料喂养战马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战马的喂养的除了草料以外,还有精粮,上等谷子,再喂以鸡蛋,战马一年四季都是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