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都血战(4/4)

淳的意思,赵佥深明此理,无限惋惋惜地道:“命令,撤!”

命令一传达下去,玄甲骑兵开始整顿队形,有序撤离战场。

“忽必烈,我们在中原见!”赵佥很是不服气地道:“忽必烈,你走狗运。”

忽必烈长声大笑道:“赵佥将军,好样的!朕不会让你失望,我们在中原见!要是你能安然回到南朝的话!传朕的旨意,追!”率领人马从的追了过来。

事后,赵佥才明白赵良淳为什么会下令撤退,是因为蒙古二十万大军向大都驰援,要是他们再晚走一个时辰,就不可能撤出大都。

这些蒙古军队之所以能够到来,是因为巴布尔,贴木儿,桑哥他们的行动造成的。当他们好不容易聚拢的散兵给赵良淳碾成了碎片,他们并没有灰心失望,而是在寻找新的解围方法。他们略一商议,终于意识到一个问题,以他们现有的力量,想收拢在大都的散兵来解围的话,说不定忽必烈早就成了阶下囚,最简便的方法就是马上派出人马,去向大都附近的援军求救。

他们把收拢的军队分成一百或是数百人一队去报讯。如此一来,人数多了许多,南宋的小分队再也无法把他们截杀掉,可以说消息不费吹灰之力就传递出去了,接到大都危急消息的蒙古军队哪有不飞马赶来的道理。

蒙古人在大都附近的军队有好几十万,其中大多数是驻扎在大都附近,并不是全部驻守在大都城里,驻守在大都的军队不到十万人。虽然大都的军队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几乎全面崩溃,但是这些附近的军队还完好无损,一旦围上来,赵良淳他们肯定是血染沙场了,权衡之后,赵良淳做出了他这辈子最不想做出的决定:撤军!

天津,不计其数的蒙古军队出现在视野里,好象稻草一样密实,初步估计,不下二十万之众,他们正是尾随赵良淳他们从大都一路追来的蒙古军队。

他们追击的行动很快,赵良淳他们的行动也不慢,等他们追到天津时,赵良淳他们上船,驶离了港口。

巴布尔和贴木儿并肩而站,望着远去的船队,恨恨地道:“要是在以前,我们可以出动水军去追击。”言来恨恨不已。

自从郑静和在焦山水战打败蒙古水军后,南宋水军占据了绝对优势,蒙古人再也无法重整他们的水军,赵良淳他们的撤离没有一点风险。

贴木儿正要说话,瞳孔突然收缩成一条小缝,因为天际出现不计其数的美丽流星,朝他们飞来。这并不是流星,是炮弹,是郑静和送给他们的礼炮。

天际传来宋军的呐喊声:“鞑子,中原见!”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