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 关中父老(3/4)

关中打造成光复中原所需要的战略基地。

“皇上,那草民就说了。”一个长者试探着问李隽。至尊面前说话都得小心,要是稍有不恭就是大罪,他们了解民间的疾苦,好多是不能呈于至尊面前,不得不小心些。

李隽点头,道:“说。一定要真话。你们要知无不言,言则无罪。”

长者喝口茶,润润喉咙,人年纪大了也麻烦,道:“皇上,乡亲们最关心的事就是朝廷回来了固然是好事,但是朝廷会不会走?朝廷能留下来吗?”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他们关心,也是关中老百姓,也是沦陷区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蒙古人的残暴在历史上非常有名,要是朝廷来了又走了,蒙古人卷土重来,他们的报复就会非常残酷,要老百姓不关心这个问题都不行。

自从宋金战争以来,南宋在关中的败仗极多,但是并非没有光复之事。最终的结果却是因为朝庭决策失误,不仅导致光复的地方丢失了,还把原先掌握在朝庭手中的地方也丢失了,这些长者哪有不知道这些事情的道理,要是朝廷现在也如以往一样来了就走,后果会非常严重。别的不说,就他们这些人,还有他们的家人,以及他们的乡邻都会因为他们今天的行为而遭遇惨祸。

李隽非常理解他们的心情,一下站起来,以不可更改的口吻道:“朕可以向你们保证,朝廷不会走了!朝廷打回来就是要解救你们于水深火热之中!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要你们有饭吃,有衣穿,家家幸福,和和美美。”

清风子适时开言道:“各位乡亲,你们还不知道,现在的朝廷与以前不同了。现在的朝廷务在光复,朝廷已经光复了淮东淮西四川贵州云南,现在关中也光复了。朝廷的实力已经大非昔比,比以前强了十倍都不止。

“你们也知道,就是关中这一战,朝廷赶到关中的军队不到两万,而鞑子在关中的军队却有十万之众。其结果呢?你们都知道了,就是鞑子全军覆灭,长安光复了,关中也光复了。

“我可以告诉你们,今天你们亲眼看见的王师,已经踏上了新的征程。他们已经开始了追歼关中鞑子残军的行动,不几日间,潼关就会收复,函谷关也会给收复。没有了潼关,没有了函谷关,鞑子要想重新进入关中地区,无异于做梦。”

长安光复了,史天泽惨败,郭侃带入关中的军队,以及调集的关中军队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还有不少散兵游勇在活动,还有潼关,函谷关这两个重要的战略要塞没有拿下来,李隽哪会放过这种有利时机,阅兵式一完,立即下令给柳河子,要他率领军前去把潼关函谷关拿下来。要是这两个战略地塞拿回来了,从关中进军中原的战略通道彻底打通,南宋无异于把利剑对准了中原腹地。

当然,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把郭侃抓住,即使不能生擒,也要让他死,无论如何不能让他活着离开关中。郭侃又一次败在李隽手下,但是李隽对他的提防之心一点也没有松懈,此人博学多才,一日不死,李隽是一日不能放心。

郭侃对李隽的提防之心有多深,李隽对他的提防之心就有多深!

关中的老百姓都知道潼关和函谷关对于他们有多么的重要,要是这两座战略要塞给拿回来了的话,也就是说关中的东大门已经彻底锁上了,蒙古人要想再次进兵关中,除非变成鸟,从空中飞进来。

正如清风子所言,宋军以不到两万人的军队,还是翻越秦岭的疲惫之师,没有后勤补给,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却创造了一个奇迹,把在关中的十几万蒙古军队给横扫了。这事已经传遍了关中,关中老百姓谁个不知,哪个不晓,他们对王师的信心倍增。想想以往,宋军占有兵力优势,补给充足,却是一败再败,现在的情况与之相反,这是最好的证据。

正在长者们高兴的当头,清风子接着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