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围歼博尔忽(1)(2/4)

的宋军一下子冒出来,把巨石向山下滚去。大到磨盘大小,小到拳头大小的石头,不知道有多少,从山上滚下,可以想象得到在蒙古军卒心中产生的震憾力有多大,可以说让他们魂飞魄散。原本为了求生鼓足的力气一下子全没了,眼睛瞪得老大,傻傻地看着石头砸在自己身上,或是砸在同伴身上,发出凄厉的惨叫声。

一支军队无论多么勇悍,只要中了埋伏,都会感到害怕。尤其是陷入这种绝地的埋伏,对士气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中伏本身就够让蒙古军卒绝望的了,再有了这事,他们还有不怕得要死的。不少军卒不是手脚发软,就是给石头砸中,从山上滚下去。

秦岭本来就以险峻著称,山道离山岭有数十上百丈,这一滚下去,那还得了,不是全部给摔死的话,也是给摔死得七七八八了。

这还不算完,柳河子仿佛是魔鬼的化身,成心不把蒙古军队全部弄死在这里不甘心似的,喝道:“扔炸药包。”宋军士卒点燃炸药包,或是手掷式铸铁炸弹朝山下扔去。

这种伏击战,火炮是运不上来,占尽了地利的情况下,也用不着火炮,有手掷式铸铁炸弹和炸药包就够了,只需要把炸药包和手掷式铸铁炸弹的引信加长点就行了。

一时间,山道上不是砰砰的爆炸声,就是石头砸下来发出的轰然巨响。当然,在这之外还有另一种声音,那就是蒙古军卒临死前的惨嗥。

石头从山岭上滚下来,威力惊人,要是给砸中了的话,肯定是粉身碎骨,或是变成一堆肉泥。只片刻功夫,山道上不知道多出了多少肉泥,红色的血水渗出来,把山道染成红色。

木札礼一生征战,大风大浪经历过不少,就是没有见过近乎地狱似的打法,感到绝望,抬头望了一眼天上的太阳,拔出弯刀架在脖子上一抹,一篷血花溅出来,仰面便倒,眼睛瞪得圆圆的,他是死不瞑目。

柳河子根本就不知道木札礼已经自刎了,挥着大手,叫道:“打打打,统统给老子打死。老子还要执行皇上的命令,没时间和他们磨,不需要俘虏,全打死算了。不要怨老子心狠,只能怨鞑子太残暴,天怒人怨,上天不保佑他们。打呀。”点燃一个手掷式铸铁炸弹扔了出去,手掷式铸铁炸弹呼啸着从空中划过,象死神一样直向山道上落去。

从地缘来说,也就是从战略上考虑,西北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向南可以进攻四川关中这些重要的地区,向东可以屏障北京,向北可以进入蒙古大草原,向西可以进入西域,向西南可以进入西藏,可以说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咽喉要地,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四战之地”。

蒙哥推于大迂回战略,正是在六盘山誓师伐宋,由此可见西北地区在整个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

正是基于此点考虑,蒙古人一直在这里驻有重兵,还在这里设有重要的兵器制造作坊。郭侃从江南败退后,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宋军的特种作战方式,火炮的使用,手掷式掷铁炸弹这些东西对于这位拥有神人称号的人来说,要学会,难度不大。

蒙古人占领的是中原地区,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华民族文明最为繁荣的地区,是中华民族民展的根基所在,用现在的话来说这里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郭侃败退之后,回到大都把他学到的东西高忽必烈一陈述,忽必烈雄材大略,敏锐地意识到火炮的巨大价值,决定大量制造火炮,以此来增强蒙古军队的战斗力。

有了郭侃“亲身体验”的宝贵经验,再加上工程师们的努力,火炮很快就给造出来了。手掷式铸铁炸弹根本就没有难度,郭侃给伯颜的火药就曾经用铸铁桶装过,只要稍加变化就可以制造出来。

西北这样重要的地理要冲之地,自然是要生产火炮,以加强战斗力。由于时间短,在西北生产的数量不是很多,有一百来门。为了加强博尔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