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章 威慑群臣(上)(2/3)

宋朝对臣子相当优容,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日杀五个臣子的事情,刘整不由得好奇,道:“赵大人,他犯了什么罪?”

“他们啊,他们没犯罪,就是胆子小点,一听说鞑子来了就吓得尿裤裆了,收拾财物就想逃走。皇上再三晓谕他们,他们执迷不悟,皇上是不得已才杀了他们。刘大人,你现在是走,还是留下来?”赵佥好整以暇地说。他是主战派,希望背城一战,对李隽斩杀那些逃跑的大臣只觉一千个该,一万个该。

刘整发现赵佥的眼睛与往常不太一样,有点嗜血,两颗眼珠有点红红的,他的右手搭在刀柄上,只要他的回答不能令赵佥满意,赵佥包证会让他血溅当场。刘整脸上的汗珠象水一样渗出来,忙道:“我愿意留,愿意留下来。”

“你到那边去,去和他们站到一起。”赵佥一指,刘整方才发现有一百多大臣站在一个角落里,个个不住打哆嗦,不停地筛糠,好象光着身子处身在冰天雪地里似的。刘整哪里还敢说什么,只得乖乖地站了过去。

没过多久,又有好几个大臣因为明智地选择了留下来,和刘整他们同一阵营了。

刘整偷眼瞧李隽,也不知道他捣什么鬼,只顾着练习书法,好象那些想逃跑,来来往往的大臣没放在他眼里似的。好不容易,李隽道:“叫他们过来。”

刘整他们这些正确选择了阵营的大臣才胆颤心惊地过去。刘整斜着眼睛偷瞄了一眼,发现李隽的心情不是一般的好,练习书法已经不能代表他的好心情,还在作画,作画就作画嘛,还画些奇形怪状的东西,刘整见都没见过,也亏李隽有那么好的想象力,居然想象得出来。

最让刘整奇怪的是,其中有一张纸上写的是“游击战争手册”,游击战争是什么玩意刘整从来没有听说过,感觉很新鲜。要是在平时,他肯定会本着“不耻下问”的良好品质向李隽问个明白,现在可不能捋虎须,只好把这个疑问装在心底。

李隽放下笔,看着可怜巴巴的一众臣子,道:“你们还敢逃走吗?”

“不敢了,再也不敢了。”刘整他们忙着行礼作答。

“要是有人敢说一个逃字,他们就是你们的下场。你们要好好记住今天,打起精神,做好自己的事。”李隽威严地扫视了一眼群臣,冷冷地说,一字一句都是那么的冰冷,让刘整他们不寒而栗。度宗如此可怕,在刘整的记忆中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李隽站起身来,整理着桌上的纸画,道:“给你们件事情做。把这上面的告示抄写五百份,去城里张帖。”把一张纸放到右手边,拿起厚厚一叠字画,问赵佥道:“文天祥那里怎么样了?有没有把要他回来的信送到?”

“回皇上,臣按照皇上的旨意已经派人去了,可是文大人到现在还没有回来,臣马上再派人去。”赵佥恭敬地说。

“多派点人去,就是把蒙古人的大营给踹翻了,也要把文天祥给朕救回来。”李隽威严地下达命令。拿起字画,在御林军的簇拥下离开。

刘整他们围过去看李隽留下来的纸,原来是一份安民告示,晓谕百姓不要惊慌,朝庭会保护他们。

“地无分南北,皆有抗战守土之责”,刘整轻轻地念着告示上的话,心里赞道:“名句。”

是战,是和,还是迁都,朝庭一直争论不休,没有一个结论,百姓早就人心惶惶,一日数惊。谢道清决定迁都的消息传出后,大臣们争着逃命,百姓就更加慌乱了,不仅人心浮动,惶惶不可终日,还有人趁乱强奸杀人放火,打砸抢烧,趁机大发横财,更是雪上加霜。

李隽的安民告示帖出不说,大批衙役和军队走上街头维持治安,对那些面胆敢扰民的不法份子进行打击,抓住的罪犯之多差点把临安的监狱都塞满了。

经过李隽雷霆手段一通整治,临安的治安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