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建设宁波(VIP章节)(2/5)

文天祥责无旁贷,欣然领命道:“皇上放心,臣一定尽快办理。一定让老百姓在春节时都吃上鞑子的肉,喝上鞑子的马奶酒。皇上,你说老百姓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想到如此高明的主意,一定能够激发老百姓的热情,文天祥这位文坛圣手都不知道用什么话来表达了。

“还能有什么反应,当然是一家人围在桌上举杯共饮,夹起一块肉干,说声吃鞑子的肉喽。”李隽在心里想象着老百姓吃肉的光景,道:“陈宜中,陆秀夫他们干得确实不错,派来了军队不说,还给我们运来了这么多的物资,一连卸了五天,连个零头都没有卸到。”

“皇上说得是。”文天祥非常赞同李隽的看法,道:“这个陈宜中,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后面的话忍住了没有说。

李隽初到这个世界时,文天祥和陈宜中是势成水火,难以相容。文天祥力主抗战,而陈宜中力主迁都苟安,两人斗得不可开交。万万想不到的是,李隽把陈宜中派往广州经营战略后方,他完全变了一个人,干得有声有色,不仅训练了一支军队,还征集了这么多的物资,和以前那个一心只想逃跑的陈宜中已经是判若两人了,想起这些,文天祥自然是感慨多端。

这应了一句名言“一头虎带领一群羊可以打败一群狼,一只羊带领一群虎也会为一群狼打败”,宋朝的问题不是出在臣子身上,而是出在皇帝身上,不是臣子无能,相反宋朝是人才济济,就是没有给重用,是皇帝无能才造成了偏安的局面。李隽来到这个世界,选贤任能,力主抗战,陈宜中在无形中受到他的影响,不知不觉中就变了一个人。

李隽非常理解文天祥的感慨,道:“物资太多,不能在这里卸。伯颜虽然败退了,但是蒙古水军依然有压倒性优势,一旦他们得到消息,必然会倾巢而来,我们的水军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要保护这么多的船只几乎是不可能。”

“皇上说得是,臣也是这么想的。”文天祥赞同李隽的看法,道:“臣把所有的战船都调了来,还在岸上架起了回回炮,要是鞑子敢来,定让他讨不了好。”

李隽并不赞同文天祥的结论,道:“履善,你想过没有,要是蒙古人不进入回回炮的射程,而是在远处攻击我们的船队,后果会是怎样呢?我们的水军根本就不能和人家比。”

文天祥很是无奈地道:“皇上,这点臣也想过,只是我们没有水军,也是没办法。臣无能,请皇上治罪。”

“这不能怪你,而是事实逼迫不得不如此。”李隽宽慰他道:“我想过了,可以在舟山群岛附近建立宁波港口。这想法,我派陈宜中他们去岭南就曾想过,一直想修,只是因为临安被围一直没机会修,现在可以实施这一计划了。

“有了宁波港,岭南的物资不仅可以畅行无阻地运到临安来,江南之地又多了一个出海口,江南的土特产品可以从这里出海,进而运到海外,进行海外贸易。”

文天祥拍拍脑门,恍然大悟,道:“皇上,臣真是,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皇上,现在是天寒地冻时节,不利于筑城。”

“你的事情太多,哪里还顾得上这些。”李隽宽慰他,轻叹一声,道:“履善说得对。不过,现在是危急时期,顾不了那么多,能修也要修,不能修还是要修。要是不修,我敢断言,不出多久,蒙古的水军就会出现,到那时我们无法反击,不能给船只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后果不堪设想。”

看了一眼焦虑的文天祥,李隽接着道:“有了舟山群岛就不同了,那里的岛屿多,我们可以在上面部署回回炮,再把铸铁炸弹运过去,干脆把十门火炮也运过去,岸上岛上都部署好火力系统,只要他敢来,准叫他有来无回。”

说起舟山群岛,朋友们并不陌生,中**队经常在那里举行演习。清代名将施琅就曾在舟山练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