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章 血战嘉兴(VIP章节)(3/4)

。同一天下葬的还有吴富将军的衣冠冢,因为无法辨认遗骨,只好从他家里找来衣衫和盔甲,放在棺材里埋了。

在这片墓园里竖立了两块石碑,都是李隽手书,一块写着“烈士千古”,另一块是立在吴富将军衣冠冢前,上写“大宋忠烈将军吴富将军之墓”。因为这里有“烈士千古”之碑,人们就称呼为“烈士陵园”,烈士陵园的称呼从这里开始。

从此以后战死的将士们都会集中掩埋,派人守护,每年一祭,成为一种制度。宋朝自从开国以来,败仗多胜仗少,埋骨荒野的将士们不知有多少,实是让人惋惜。在李隽的推动下,一改颓气,胜仗不断,顺带还避免了将士们曝尸荒野的噩运。

直到忙到晚上方才收敛完毕,按排棺椁,烧些纸钱香烛,祭奠一番,方才下旨就在皋亭山宿营,第二天方才上路。一路行来,只见路边遗尸不少,不用说自然是高达他们在追击途中干掉的。

等李隽追上高达他们已经是在嘉兴了。当李隽到达嘉兴时,只见宋军把嘉兴团团围住,攻城战打得如火如荼,临安大胜,宋军士气高涨,攻势很猛,城头上的元军虽是新败,毕竟是非常优秀的军队,守得也很顽强,宋军倒也讨不了便宜。

高达报告说一部分元军退入嘉兴城,另一部分退去松江府。在追击的过程中又干掉四万多五万元军,如此一来,伯颜带来江南的军队只剩下二十来万了。在蒙古历史上,就没有损失如此之多军队的先例,要是成吉思汗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如此大的战果,在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长平之战,天中山之战,唐军九路大破土蕃之战才能与之相比,实属不易。

廖胜功把情势打量一番,向李隽请示道:“皇上,臣以为强攻伤亡太大,还是用药包炸开城墙再行攻城也不迟。”

这是伯颜当日进攻临安用过的法子,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李隽笑道:“你是指挥官,由你决定好了。我只是来看情势,不干涉你的指挥。”廖胜功的军事才干李隽是深信不疑的,相信他会做得很好。

“谢皇上。”廖胜功明白李隽的心思,非常感动,下令用药包炸城墙,方才发觉追击元军过于匆忙居然没有带药包,廖胜功很是不好意思。

李隽安慰他说:“敌人实在是太多,要是不及时消灭,后果会非常严重,这也情有可原。我以为,可以派人回临安把十门火炮运来,当然,要黄永善再造些炮弹。”

想起火炮轰击伯颜时的风光,廖胜功不免几许兴奋,道:“皇上圣明,火炮一到,嘉兴立破。”

廖胜功所言,正是高达他们心中所想,都点头赞成,就是李隽也是觉得理当如此。要知道元军新败,锐气大挫,一旦把城墙炸开,宋军蜂涌而入,必当溃不成军。事实上,他们估计错误了。

三天之后,当火炮运到后,廖胜功把十门火炮集中在一起,对准城墙猛轰,几轮下来,城墙就给炸出一个大缺口,宋军呐喊着从缺口冲了进去。

望着从缺口象潮水一样冲进城的士卒,李隽,廖胜功,高达以为战斗马上就要结束了,忍不住笑了。然而,他们的高兴没有持续多久,因为进展并不顺利。元军虽然新败,毕竟是征服欧亚大陆的劲旅,在短短的几天内就恢复了士气,依据城内建筑,展开巷战,把他们的弯刀砍杀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宋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有些地方要经过反复争夺才能得手,宋军的推进速度比蜗牛还要慢。

伯颜当日攻打临安那一幕复现于今日,只不过守与攻对换了,不利降临在宋军头上。打了一个上午,宋军也没有把战果扩大,高达火了,冲进城去,亲自突阵,仍是不能有所进展。李隽怕他有闪失,先后下了三道旨意,才把这位杀红了眼的老将叫出来。

最后还是用火炮再轰出三个缺口,宋军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