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 标志性事件(2/2)

空谈。

一切都可能前功尽弃,那玄宗皇帝十几年的谋划和铺垫都将面临一场空的结果。

而仁宗皇帝前面十年左右的铺垫,把太常卿仝致远拉位高权重的位置,把李立青抬南军大将军,把项信抬西军大将军,他们都只能止步于此。

面临那样的情况,仁宗皇帝没有办法立刻决断,同样没有选择立刻松口,而是始终咬着。

三河世家的发力,他们都在寻找机会,寻找击破仁宗皇帝想法的机会。

而仁宗皇帝同样在寻找合适的突破点,寻找那道能让一切都合理的顺利进行下去的机会。

果不其然,张家老元帅离世病重之前,奏疏请辞的同时,为帝国写了封举荐书。

面直接把帝**方高层当中谁有能力,谁可以坐帝国元帅领袖的一一点明白。

赫然排在前面的就是帝国南军元帅的继任者,李立青高居榜首,仁宗皇帝知道机会终于到来。

或许仁宗皇帝的话,那些将军和将门世家还有些反对,可是作为帝**方第一人的张家老元帅说话。

那是为国举荐贤能,借着张家老元帅的话,在张家老元帅举荐书之后,仁宗皇帝直接提拔李立青出任南军副元帅。

标志着初级的道路打通,一切都朝着最好的哪方面行走着,这是极佳的借口,没谁胆敢置喙。

因为那些世家他们可以得罪仁宗皇帝,也可以得罪来自军方第一人的帝国南军元帅张家老元帅。

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同时得罪两位,现在仁宗皇帝有了借口,凡是书弹劾者,仁宗皇帝都可以推脱到张家老元帅身。

势必恶了仁宗皇帝,再是不乘胜追击,就必定恶了张家老元帅,两者都恶了,造成的影响无比轰动。

如此情况之下,李立青出任帝国南军元帅成了定局,而张家老元帅举荐书里面还有着西军大将军项信。

作为出身寒门,又是来自学宫,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西军大将军的项信。

一直都是仁宗皇帝心中最合适的出将入相标杆人物,不同于李立青的出身高贵,项信完全符合帝国百姓心中的神话存在。

李立青作为先锋打破束缚,而项信的位,则是标志着势不可挡。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