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99章 只管杀不管埋(2/3)

,但我可以尝试从一开始就推翻你的论据。

他们又将目标对准了那些被陈锋假定的条件,如果能证明这些条件不能被满足,结论自然不成立。

但没要得多久,新的绝望诞生。

那些陈锋假设出来的条件依然无法被证伪。

条件无法证伪,结论无法证伪。

连续两轮证伪失败的结果,便几乎是跨越短则十余年,长则几十年的科学发展,强行拿出了“真理”。

这种明知道他很可能是错,但却完全无法证明他错的感觉,在现代科学的背景下,已经很多年不曾出现过,这让学者们极度抓狂,痛不欲生。

如果陈锋拿出的只是某一项结论,事情不会发酵得这么惊人。

但他同时攻破的领域太多,造成了链式连锁反应。

整个中国学术界轰然炸裂。

但是,真正认认真真做学问的才会去证伪。

学术界里还有另外一种人。

这类人没什么能力,但却靠着某些手段与炒作,获得了些名气。

这部分人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去证伪,他们更擅长批判与质疑,也基本只会这个。

他们要捍卫学术界的尊严。

随后,也不知道是哪个手快的弄了本机翻英文版送到了海外去。

海外也一样,学术分两派。

做学问的和“做”学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馈,但争议却开始酝酿,并如龙卷风般越滚越大。

批判型学者认为陈锋在《狂人猜想集》里接连抛出的结论性表述堪称离经叛道。

有人说他这就是纯粹的伪科学,看似论证严谨,实则全程瞎说,对科学毫无敬畏,对知识缺乏尊重。

这部分人普遍认为,如果真有人信了陈锋的伪科普,必然遗祸无穷。

不知是谁先开始,这天下午时,第一份声讨陈锋的文章出现了。

对方痛骂陈锋这种外行人贸然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文章殊为可耻。

错了,他陈锋可以两手一摊,诡辩道,我就是个写歌的,我也喜欢科幻电影,就不能写点科幻吗?

对了,那他也只能是蒙对的,并不能证明他的学术能力,但他肯定会在科学史上留下个先驱者的名声。

这何等的厚颜无耻?

所以,陈锋这种毫无担当的行为不值得提倡,应该要求他收回专著,并向公众道歉。

第一篇檄文吹响了冲锋号,越来越多在学术圈有一定影响力的中青年学者顶着音乐圈粉丝的炮火向陈锋发起声讨。

陈锋大师本人看着这一幕都有点小紧张。

很多人给他打电话,来头有大有小。

大到科学领域相关的部级要员,亦或是院士。

小到他的同班同学与本科辅导员。

就连他自己就读的江南大学校长都不知道从哪儿弄到了他的号码,给他打电话来。

小陈你稍微澄清一下,公开的说一下,你这份猜想集并没有挑衅学术界的意思,只是一个个人兴趣爱好者对科学的追求而写的随笔,仅供参考之类的。

陈锋差点就听了。

可他终究没去做这个解释。

不能解释。

一旦解释,那么他想达到的效果至少就得打个骨折折扣。

原本很多应该信他,并顺着这些研究方向努力而去的人,便会迅速的消失在自我怀疑中。

陈锋要做的本来是一件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

所以陈锋决定死扛,随你们怎么讲,我无所谓。

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等圣贤来。

但他没能及时等来“圣贤”,甚至被放了鸽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