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军归来(2/3)

夫蒙中丞在马低头凝视着他说道:“李嗣业,今年腊月同我一起回长安叙功,到时候我不公文知会你了,十一月底前尽早来到龟兹。”

“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又要回长安,果真是光阴如梭,记得一次回长安是刚刚改元天宝,等这次回去,一过正月,就是天宝三载了。

中丞拨马转身,高仙芝等人随从在他身后,六面横飘的纛旗挡住了他们的身影,然后是传令的四方旗,五行旗,成群的战马列队沿着苍凉戈壁古道转往龟兹方向。

下午时分,李嗣业也开始搬师回疏勒,相送的人自然是贾崇奂这个东道主。此次攻伐突骑施黄姓,贾崇奂的拨换营编入左厢前军之中,在羯丹山战役中表现可圈可点,所以他之前粮草被烧所犯下的错误,应当是被原谅了。

……

八月初二,疏勒城的城门口垫了新土,守城的城门郎们枯燥地拦截过往的商旅,检查他们身是否有都督府出具的商税凭证,城头的兵卒盯着灼热的日头站岗,时而偷跑到女墙与烽火台的夹间蹲下来躲避日光,随之抬头瞧见了绿洲棕黄色的胡杨林尽头,有绛色的旗帜飘扬。

他定定地看了老长时间,等胡杨林中出现的旗帜越来越多。行进中的尖顶盔反射着太阳的光泽,盔下护颈的披肩宛如密集的反光板,他们牵着的马匹镶嵌在这反光板中央,马蹄踢起的灰尘在空中飘荡,即使几千人几千匹马所带来的踢踏声,也足以与奔腾的河流相当。

兵卒从阴影里钻出来,跑到城墙的另一头,身体伏在墙垛,双手扩做喇叭高声喊叫道:“娘子们,你们的阿郎得胜回来了!”

他的声音高亢而悠长,比走街串巷的买油郎更有味道,也能够传到城墙的对面去,还能够弹回来:”娘子们,阿郎回来了!”

裹着厚罩衣在羊圈中揪着羊角拖拽的娘子松了手,擦着额头的汗珠,抬头遥望城墙。站在胡饼摊子前的娘子伸出去接钱的手悬空,抬头遥望远方。镇使府内头戴钗钿的高髻娘子静坐在妆奁前,也抬头遥望窗外。

娘子迅速关了羊圈门,跑回自家的土屋里,掀起厚榻面的草席,从里面取出一团包裹,一层层地打开来,取出里面的花钿和铜钗,跑到水缸前,低头将铜钗扎发髻,花钿贴额头。

卖胡饼的娘子准备合窗扇,阻挡最后两个走过来的客人:“对不住,今日收摊了。”

“小娘子,是你家郎君出征归来了吗”

娘子瞟起眼角余光,轻抿着嘴唇继续收摊:“你听谁说的。”

“我听到城头戍丁喊的,疏勒军又打胜仗回来了。”

“没错。”她掩饰不住嘴角的笑纹,伸手递出两个胡饼:“喏,给你,不要你钱。”

客人把胡饼接过来:“今晚有人热被窝了哈。”

“死相,”娘子嘭地一声把窗扇合,顾不收拾自己,只低头在地木盆中双手鞠起水洗了把脸,又用湿漉漉手掌将头顶发髻蓬松抚弄妥帖,才转身合门,从院子里绕出去。

李娘子将六对钗子步摇全部交插在云朵髻,只在额头贴了花钿,手指在唇脂盒中轻点,均匀地涂抹在下嘴唇的中央。李枚儿已经哗啦一声推开门扇闯进来,走到她身边拽着臂弯:“嫂子,快走,阿兄回来了。”

“是吗”娘子继续涂抹着唇脂。

“你没听到有人喊”

“没听到。”

“走吧,嘻嘻。”

她们在吴娘子和陈娘子的伴随下,走出镇使府门外,却在门口止步遥望。

“我们就在这儿等吧。”

“为何不到城门口迎接,这样不是能快些见到阿兄”

十二娘抿嘴点了李枚儿额头一下,摇摇头说道:“他们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