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评点本004】四章 泥絮(2/3)

齐中华等人休息看茶,常思豪随小山宗书穿廊过桥直往后行,一路见院中也是花云盈满,桃枝过墙,颇觉赏心悦目,便眯起眼睛道:“不想这里还有一所少林别院。上人每日闲看桃花,想必惬意得很呐。【娴墨:人面桃花相映红,衬带人面,不知上人可思桃臀否?】”小山上人拢须大笑。

来到后园,只见小庭中有一石桌,周围有三个大花椅,仔细一瞧,原来也是三株桃树。桃树本来低矮,加上多年来在剪枝的时候修出了两手相捧的形状,上面架好木板和靠背,铺上宣宣棉棉的软垫,周围花枝包裹,就成了天然的椅子。小山上人道了声“请。”常思豪在左手边桃树椅上落坐,屁股沾椅往后一靠,只觉头顶左右满眼白红粉瓣,如同陷入了花海中一般,心想:“这和尚果然大会享受。”

小山上人在对面坐了,笑道:“可惜方今早春,只能看个花景,若是赶在入秋时来,坐树摘桃而食,则更别有一番滋味哟。【娴墨:春时思秋,秋时能不思春?大和尚托桃在手,岂能不别有滋味?还想上嘴,更暧昧之极。】”有个留长须的中年仆人奉上了香茶,转身退到一边。

常思豪道:“看在眼里的是花,坐在身下的是树,闻在鼻中的是香,既然树在指边,花已入眼,鼻中香满,这一刻已足令人欢欣无限,又何必为将来那一口香甜,令当下之心有所期盼,变得躁动不安呢?”【娴墨:眼耳鼻舌身意,意不动,则其它都是享受,意一动,其它都成欲求。】

小山上人道:“阿弥陀佛,盟主此言颇具禅机,如登高望远,令人开阔。百剑盟大旗不倒,剑家后继有人,老衲真替徐老剑客和郑盟主高兴啊。”

常思豪听听句句唤自己“盟主”,不离江湖身份,便也猜到他两分心思,笑道:“在下才德不具,不过是勉力支撑罢了。哪像上人您哪?少林派在您的主持下威震江湖自不必说,难得的是到了京里,上上下下照样关系通达【娴墨:是捧是骂?】,您不但是徐家的座上客,更有郭督公做大靠山,可称得起是私官两面,手眼通天呐。想来若没有您这样知晓时务、智慧通达的当家人,少林也不会在江湖上雄屹千年【娴墨:是捧是骂?】,我们做晚辈的,真该向您好好学学呢。”

小山上人手拢白须,摇着大头,将脸上笑容荡尽道:“诶,盟主这话就说远了,老衲禅心已做沾泥絮,岂逐东风上下狂呢【娴墨:大和尚是读书人,前人诗句手到拈来,引得合顺,全无突兀】?至于客座谈禅,也不过是为了弘扬佛法罢了【娴墨:索南嘉措也如此,总之有一个光辉万丈的引头放在那里,往下做什么都合理】。”

常思豪想起立春东厂大宴上,曾听他说过“细雨不自重,故必乘风,星有星辰路,岂效浮萍”的话,当时被曾仕权打断,没再深谈,但他以天星自许,言中颇有与东厂并非一路的暗示,听现在这话,此意更是明显。难道自己以前都料错了?一时脑中急速旋转,心想这和尚是个老油条,就算不是东厂一路,也要多加小心才是,呵呵一笑道:“寒冬腊月里,北风又冷又硬,路上可是苦得很呐,没有东风送暖,上人何必进京遭那趟罪?”

小山上人不说话,从怀中掏出一封书简递过,常思豪迟疑着瞧他一眼,接过展开,只见信纸上都是饱满的隶书,字体颇觉熟悉。小山上人道:“这是郑盟主邀老衲进京的书信,他的秦蚕古隶【娴墨:接第二部,书诀不冷】饱满刚劲,风骨特别,想必常盟主一定认得。【娴墨:字体在此又可为证,一笔多用】”

常思豪仔细看去,确是郑盟主的笔体无疑,见书信里面用词恳切,意在力邀小山上人入京一晤,不由暗暗奇怪。心想这信若是真的,小山上人是被郑盟主邀请入京,而非被郭书荣华叫去的,那么东厂鼓动三派退盟时用他主持公证的事,又岂是假的?

小山上人看出了他的疑惑,说道:“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