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三章 谁,能禁锢他?(2/5)

他们多希望自家王爷能够有一个儿子,这样大家伙也就有可以继续效忠的少主。

再者,这毕竟是一个重男轻女极为严重的时代,富贵人家倒还好一些,在民间,其实最为严重。

军民们其实很不理解,

王爷生了个闺女为何还要这般兴师动众的庆祝?

这,

有什么好庆祝的么?

但当王府下面的铺子打出了为庆祝王府诞生新婴的名号商品打折时,军民们还是迅速地欢庆沸腾起来了。

在奉新城,不,确切地说是整个晋东,王府垄断了几乎所有的产业,王府治下军民们的衣食住行乃至是寻欢作乐的红帐子,背后东家都是王府。

百姓们对街面上的物价一直了然于胸,毕竟谁都不是神仙,这打折力度也没玩什么花样,总之是真正儿的实惠,这一下子就激发出了大家伙的购物热情,连带着棺材铺那里也比往日多卖出了不少寿材。

借着这股子东风,王府发行的债券,在民间被称为宝钞的东西,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上一季度,王府下面各司官吏的俸禄以及军中士卒军饷,有一部分就是这宝钞,不过,并没有多少人用这个来进行消费,反而被大户人家给派人兑买走了。

宝钞既然是债券,自然是有利息的,利息其实不高,哪怕是在后世,各路贷依旧被认为黑心无比,在这个时代,所谓的“印子钱”,更是能轻而易举地将一户普通人家逼得家破人亡。

可就是这么一点的利息,却被奉新城内大户人家视若珍宝。

他们赎兑的不是宝钞,赎兑的是忠心!

因为王府确切地说整个晋东现如今的局面,都是一个新兴发展的军事生产集团,所以,奉新城内的这些大户人家,一半都是跟随着王爷一路打仗升上来的将领,还有一小半则是王府下面商行、作坊等等这类的掌柜。

前者军功赏赐多,后者做买卖的分成奖励多,总之,家境很是殷实,是伴随着王府建立和崛起的富裕阶层,也可以称得上是权力阶层。

对他们而言,王府发行出来的宝钞,就算是一堆废纸,为了表明心迹,他们也会选择去买,这是忠诚的象征!

这次放出的债券规模,也巧了,似乎刚刚好够这个阶层的人吃下去还不至于那么肉痛的程度。

所以,宝钞在市面上的流通,并未真的成型。

不过,接下来,王府的对外贸易上,宝钞将成为等价物来进行运用,无论是野人还是楚国走私商人,甚至是日后从燕地来的商旅,都得先行兑买到宝钞,才能和王府进行货物的交易与切割。

当然了,四娘本就没打算拿这个当“纸币”来用,这不现实,她的设想,是先打个基础,待得以后将这宝钞当作战争券来用。

以后王府每次对外战争,都将发行相对应的战争债券,仗打赢了后,再以收获来进行分润,这其实是更进一步调动资源潜力的一种手段。

理想状态下,当真的需要时,可以让治下军民心甘情愿地贡献出所有同时具备极强的主观能动性投入一场大战;

不过,宝钞虽然没大规模流通,但王府铸造的银币和铜币,已经开始铺开了。

相较于其他地方私铸的银锭质量不一,王府的银币做工精美,双头鹰的图案和王旗一致,且在用料上算是“良心”,故而军民们很乐意接受。

另一边,

天天和姬传业入城后,则转由锦衣亲卫来护送,一路进了王府。

俩孩子入府后,先是一齐去签押房里见了刚刚听完了城内各大掌柜汇报的王爷,没办法,既然自己回来了,四娘又大着肚子,一些活计,王爷只能自己多出出面。

天天和传业向郑凡行礼后就下去了,然后就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