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章 科举细则(2/2)

恰到好处选取了郡学这一等级。并且说明通过科举之后,可入马家为官或由马家推荐至太学深造或入朝廷任职,以符合孔子‘学而优则仕’的理念和武帝课业太学士入仕的典故。

因为在一段时间里,马家还不能和世族发生正面的冲突,必须要以‘太学’这个名号来安抚,使得士族那些学子认为他们要比州郡的寒门学子优越。

只不过,如今天下大乱,汉室倾颓,谁又会傻不啦叽放着好好的官儿不做,反而跑到朝廷太学深造,或去那阴谋如海、前途无光的朝堂当中混日子?君不见,如今朝廷征召人才,那些有学之士不是托病不出就是坚决辞退的?当然,这其中不乏那些沽名钓誉的家伙在刷名望,但由此也可见,朝廷已经不是那些读书人向往的圣地了。否则,田丰、荀彧、戏志才、刘晔、程昱等这些牛人,为何宁在诸侯手下为幕僚,也不愿入朝为官?

他们傻?他们没名望?

天大的笑话!

更何况,还有一点使得那些通过马家科举而效力马家的原因,是马超对这些科举出身的学子均有指点晋身之恩,他们又岂会忘恩负义?当然,真有那些脑子不开窍的家伙,马家也不会要。而且,马超还会怀疑这家伙的策论一科是如何考过去的......

马超基本上看到此处就不细观了,因为剩下的篇章,就是详细的科举考试科目、规定、流程、制度等等方面的记载。对于这些条目细则,马超基本上就是观其大略:由杨阜把关的东西,不可能出现重大的失误。

可即便如此,即便马超还有在前世练就一眼扫百行看小说的牛叉技能,也足足看了一下午。而杨阜和步骘两人,就一直在马超身旁,遇到马超提问或讨论的时候,就上前答言解惑。直至马超拿出最后一页之后,天色已经黑了。

说实话,马超看完之后,眼睛都有些湿润——这篇《科举细则》共有三篇九册,分门别类地详细将汉朝教育、入仕以及马家的科举改革等等方面,进行了最详细的论证和规定。由此可见这两个月当中,步骘究竟如何殚精竭虑,又是如何冥思苦想!

而直至这个时候,马超才发现步骘虽然衣着比来时稍微好了些,但两个多月的操劳使得他更加形销骨立、面容枯槁——能得步骘这样一敬业知恩的手下,实在是他马孟起的福分啊!

“子山,如此呕心沥血,所为何故?”马超此时已经走到步骘的身前,拍着他的肩膀,用一种努力抑制的哽咽声音问道。

“一报恩师知遇之恩,二来,是学生想为天下寒士谋个希望!”步骘躬身跪地,情真意切说道。

马超此时却真的被感动了,这句话,让他想起了那个年过半百还身陷群狼环饲的贾狐狸;想起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用自己青春的身体为马家换来情报的姐妹;更想起了手下那些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谋士文官以及沙场上奋勇杀敌、以命相报的武将勇士。

那些活着的,死去的,他们来到自己身边,他们所要追求的,不正是一个听上去很缥缈,很虚无的‘希望’吗?

“马家得诸位,实乃三生有幸啊!”马超最终感恩长叹,最后更是握拳铭誓:“超在此立誓,定要以这微末之身,以全力以赴之行,创出那天下清朗、百姓乐业之世!”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