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章 和亲之议(2/3)

何行事,若不识趣,嘿嘿,西藏青海,本就是中华版图,早一刻收回也好。”

叶老二虽不明白武植的话,但听得武植欲写信给吐番王,心下大定,笑道:‘一切听妹夫的就是。”

靖康三年六月初八,贵王忽然上书,曰:“臣观汉唐以来御敌之策有五:曰和亲,曰守备,曰征伐,曰抚定,曰羁縻,皆因时而为之。和亲、守备则施于敌国强盛之时,汉高帝是也;抚定、羁縻则施于敌国衰弱之际,汉宣帝、光武是也;至于征伐或施于强或施于弱,必先以中国富盛兵甲精锐,我有万全之势,彼有可乘之隙,然后可举,汉武帝、唐太宗是也。今我国家政事清明,海内富裕,帑藏丰盈,军律强盛,士为之用,将选士励车攻马良,……”

他的奏章意思是汉唐和亲均是敌强我弱之时,今大宋强盛,何必与蛮夷结亲,自取羞辱?

和亲派几名中坚倒上书辩驳了一番,最后却也偃旗息鼓,谁会没事找不痛快?非要和贵王作对?此事本也是为了讨好贵王,上书辩驳不过为了颜面,总不能贵王表章一到,群臣马上随风而倒,那估计贵王更会大大生气,圣上也会记恨在心,几人以后再没好日子,这样和贵王争论一番,有了台阶,得贵王和赵桓勉励了几句,几名大臣体面收场。

不几日,武植更上书太后,言道和亲百害而无一利,只令皇室蒙羞,大宋蒙羞,希翼以后大宋再无以公主伺虎狼,屈于一人之下伸于万人之上这种结婚夷狄之事。

赵桓大喜,可说是举双手双脚赞成,当下大宋皇室由宋慈宁昭乐太后,皇叔贵王,钦宗三人起诏,写入皇室祖训,言道以后子子孙孙,都不得和亲,若违此训,则祖宗于九泉之下,亦不得安亦。

大宋臣民本就对和亲不怎么感冒,更兼之如今国势强盛,大国心态泛滥,更不会认同将公主送去和亲是什么好事,听得皇室之举,自然都是大为赞同,一些指望和亲能带来利益的商贾闻得太后,贵王,圣上三人之意,也知道从此后此路不通,也只有断了这念头。

……

贵王府中,武植正在后花园与金莲几女逗弄宝贝儿子,一名宫娥匆匆跑入,走到近前跪倒禀告:“王爷,王妃娘娘,柔福公主求见王爷。”

武植愣了一下,笑道:“请她过来吧。”

宫娥走后,七巧奇道:“瑗瑗?那丫头一向不爱理人的,怎么会来见相公?”

武植笑道:“大概为了和亲的事吧。”

金芝微笑道:“说起来我也奇怪呢,相公何时起了怜悯之心?这可不像相公所为。”

七巧眨巴着大眼睛道:“什么怜悯?和亲又是怎么回事儿?”她一向对朝政不怎么关心,不似金芝喜欢给武植出些主意。说着回头问萧芊芊道:“芊芊,你知道么?”

萧芊芊红着脸,低头不语。自那晚后,她在武植面前就羞得再抬不起头。

七巧见她模样,气道:“干嘛这付模样?那晚我还不是……”

“罢了罢了!你们先回避吧,没准儿有什么要事。”武植就怕七巧口不择言。

金莲笑着点头,和武植告辞,几女说笑向外走去,走出花园门口,一条绿影风一般冲了过来,和七巧一下撞了个满怀,七巧哎呀一声,正要发火,却见怀里的小身子正是瑗瑗,不由奇道:“咦,你会跑?”

瑗瑗抬头,眼前是七八名千娇百媚的女子,都好奇的盯着自己,几女之中,就识得七巧,慌忙行礼:“侄女见过众位婶婶。”脸上微带红潮,跑得急了,气有些喘。

金莲笑道:“好漂亮的小姑娘,你就是瑗瑗?常听你家叔父说起你。”

瑗瑗笑道:“几位婶婶才漂亮,瑗瑗哪济得上万一?”

几女一阵娇笑,瑗瑗更挨个行礼,每个婶婶都夸上几句,到三妹时更拉着三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