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九章 军火商(2/3)

不费事。”解小明不屑一顾。

“明少,你看军舰上面的人怎么是他啊。”王鹏将望远镜递过来,解小明懒洋洋看了一眼,表情就不好看了。

舰首位置,站的竟然是傅平安,几个戴安全帽的造船厂工程师围着他说话呢。

“老冯,这个人不简单啊。”解小明眯起眼睛,他要重新定位这个对手的危险级别了。

“傅总确实很有能量。”冯庆存说,“路子野的很。”

还没编号的护卫舰开过来了,两船交错,傅平安居高临下,看到了游艇甲板上的几个人,他笑了笑,冲他们挥挥手。

解小明忽然就觉得六十英尺的游艇也不香了。

军舰上,叶明对傅平安说:“周末有空么,跟我去一趟北京,有人要见你。”

……

傅平安现在时间很宽裕,他是邵文渊带的硕士研究生,也是邵老带的唯一硕士研究生,他有一帮师兄师姐全邵老收的博士研究生,反正就一只羊,跟在牛群里一起放吧。

研究生的时间很充足,和导师打个招呼随便跑,和傅平安住一屋的是个博士生,本科和硕士在师大读的,去年跟邵老读博,是个三十多岁的老博士,人称老董。

傅平安说:“老董,我周末去北京,要不要一起去看你女朋友。”

老董的女朋友是他师妹,在北师大读博士,两人异地恋五年了,还没修成正果。

“车票太贵了,视频一下得了。”老董说,“老夫老妻,又岂在朝朝暮暮。”

“异地恋辛苦啊。”傅平安摸出手机,看谷清华给自己的留言,这会儿谷清华正在非洲做一个研究项目,经常深入原始部落,几天没有网络,还不如老董两口子呢。

该去上课了,两人来到教室,却发现坐了半屋子本科生,再一看课表,课程调整了,上午没课,于是回公寓继续睡觉,路过阶梯教室的时候,傅平安听到有人在讲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顿时起了兴趣,因为邵老带的博士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就是这个,他和老董对视一眼,溜进了阶梯教室,坐在了第一排最靠外的座位上旁听。

讲课的是一位女士,台上放映着幻灯片,傅平安和老董都不认识这位老师,就听她侃侃而谈,讲郑和七下西洋,建立起海上丝绸之路云云。

老董是个直性子人,听到这话就忍不住了,嘀咕了一声荒谬。

课堂安静,这声荒谬传进了台上讲话人的耳朵,其实这并不是上课,而是一场演讲,演讲者是江东省政府副省长杨启航,她从自己的名字启航二字延伸开去,提到了郑和下西洋,但只是一带而过,并不是主要内容,杨启航是搞经济的专家,并不是历史专家,这份演讲稿是她亲自写的,并无秘书操刀,听到荒谬的评价,她立刻停了下来。

副省长来大学演讲,校方派了书记陪同,连同教务处的工作人员在教室后方压阵,他们正想下来处理,被杨启航用眼神制止。

“刚才是谁说荒谬?”杨启航问道。

老董不敢应声了,他终于察觉到这不是在上课,是搞活动,自己的行为等同于砸场子。

“是我。”傅平安站了起来,替老董背了个锅。

“荒谬在哪里,请这位同学说说看。”杨启航说。

“郑和下西洋和海上丝绸之路没有联系,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于春秋,形成于秦汉,转变于明清,主要港口是广州和泉州,而郑和下西洋只持续了二十八年,出海港口是江苏太仓的刘家港,在官方船队宣威于南洋的同时,明成祖实行严厉的海禁,不许片板下海,更别说民间贸易商船,所以……”

傅平安耸耸肩,坐下了。

杨启航很尴尬,如果稿子让秘书写就不会出现低级错误了,隔行如隔山,不懂历史却要硬加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