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07 妥协(2/3)

走的还是某家公关的路子才得以入选。就在《日日夜夜》备受诟病的这些日子里,这部《三丁目的夕阳》可是声名鹊起呢。而且我也从几家报社那里得到了消息,电影剧组可是透过公关公司向他们购买了不少广告,也有不少影评人也从他们那里拿到了好处。如果可以的话,这部电影也必须赶出去才行!”

“佩蒂特女士,《三丁目的夕阳》剧组的做法违背规则了么?”现在说法的是电影节的艺术总监伯纳德有些不满地反问道。

伯纳德就是林俊秀剧组在电影节里的支持者,既然要竞逐电影节的最高奖,哪怕这个奖项和组委会没有关系,但是“朝中有人好办事”的道理还是说得通的。

“不管是我们欧洲的电影节,还是美国的奥斯卡奖,游说和宣传都是允许的。只要其中没有存在贿赂行为,那么我们就不能批评什么。只要我们还坐在这个桌子旁吃饭,那么任何掀桌子的行为都是我们的公敌。处理《日日夜夜》只会挽救我们电影节日益下滑的名誉,但处理《三丁目的夕阳》则是代表我们要和整个电影产业为敌,所以这样做太愚蠢了!反正《日日夜夜》不是确定要入选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了么?那么在我们这边拿不拿奖又有什么关系?告诉他们,让他们将重点放到戛纳去,只要他们还有脑子就知道我意思。”

讨论会议就这么不痛不痒的结束了,而结果自然是向民意妥协了。就在会议结束后不到半小时,《日日夜夜》剧组就向媒体发了公开信,表示退出这次电影节“金热气球奖”的评选。对于这个结果,没有媒体感到意外,所以也就是总结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就不再关注。

现在媒体的关注点都放在《三丁目的夕阳》,随着公关力度的加强,也开始有一些资深影评家关注到这部电影。虽然这些影评人是不收钱的,可如果能让他们关注到这部电影就已经算是成功了。在这些资深影评人笔下,《三丁目的夕阳》自然是有好有坏,但整体还是趋于正面评价的。

毕竟这部电影的原著能够在日本流行就证明这部作品具有很强的共情性,虽然法国人不见得能理解日本人对昭和年代的那种怀念,但是电影里透露出的那种感情还是可以窥见一二的。而且电影里透露出的“救赎”主题刚好也是法国文化人所喜欢的,因此一来二去之下,《三丁目的夕阳》还真的成为了一部颇受影评界欢迎的电影。

而在普通观众这里,透过《三丁目的夕阳》了解日本在战后初期的社会风情也有一种观看“异域”的感觉。毕竟对于现在大部分法国人来说,他们对于日本人的印象来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游客。那时的日本游客和后来我国的游客倒是有很大的相似点,到处都是买买买,所以那时的日本人在欧洲也不是那么受欢迎的。而这部电影展现了另外一面的日本,一个不那么富裕的日本。

“林先生,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拿下‘金热气球奖’是没有多少问题了。”普尔这次带着一份调查报告找到了林俊秀,“而且我们还有希望争取下最佳导演呢。”

对于普尔的乐观,林俊秀是不抱任何期望的。哪怕是商业化气氛最浓厚的奥斯卡奖也极少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都颁给同一个剧组,通常来说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及最佳改编剧本这四个奖项是极少集中到一个剧组的。

虽然按照常规看法,难道不应该最佳导演拿着最佳剧本拍出了最佳电影么?但事实是,组委会和评委会也要平衡各剧组的利益啊!特别是到了欧洲电影节,分猪肉现象甚至比国内某些电影节还夸张。不仅各个奖项可以平均分配,甚至同一个奖项开出“双黄蛋”、“三黄蛋”都没什么好奇怪的,第59届戛纳电影节就一次性颁出5个影帝和6个影后,11个最佳演员在台排排站的壮观景象真的是吓住了不少媒体。

林俊秀打赌最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