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32章 扬州之战(1)(2/4)

人会有这样的认同感吗?

赵权叹了口气,他不得不承认,从个人的权谋计策以及大局能力的掌控方面,自己与忽必烈、贾似道相比,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还好,自己的优势同样是他们两个所不具备的。比如重视经济规律、商业运营、科学技术、法制建设、海域扩张,以及围绕这些重点领域而培养出的大量实用型人才。

最关键的是,自己拥有一个团队,一个足以睥睨元国与宋国高官的团队。这才是赵权有信心对抗元国、降服宋国的最大依仗!

“出兵,还是要出的!”赵权用缓慢而坚定的语气说道:“不过,不可能让大兵全线压上,而是要充分发挥我军的优势,尽可能地做到扬长避短,并避免陷入与平民百姓作战的泥淖之中。”

赵权既然定了调子,众人便停下了争论。接下去,就是该如何调整出兵,如何做好前线部队之间的策应,如何做好后勤军需与粮草的供应。

春四月,大权国正规军第一次踏足淮水以南区域。

承担南下第一战的,是刚刚完成改编的黄淮野战军。

这支队伍的主力,是高丽野战军,这也是大权国最早成立的野战军之一。其主要的作战任务就是剿杀高丽群山中,几乎无处不在的盗匪。

高丽被划分为平壤省与萁国之后,在平壤省高官王栖梧与萁国国相刘秉忠的铁腕治理之下,匪乱已经基本被扑灭,完成使命的高丽野战军,便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部分战兵退役转为地方武官,部分被转至他野战军,剩下的七千余人整编为黄淮野战军第一师,师长为洪福源之子,洪茶丘。

第二师兵力,来自海州守军黎青阳一部,一万余人通过考核的不足五千。由黎青阳任代理师长。

第三师由东北野战军独立团五千官兵组成,权承仁从独立团团长直接被提升为第三师代理师长。

在李庭芝的向大权 部发出求援之后,黄淮野战军渡过淮水,接守楚州城,并南下应援扬州。

黎青阳一师兵力守住楚州后路,权承仁部先行南下扬州,洪茶丘一部在两者之间缓行策应。

楚州至扬州,一个在淮水以南,一个在长江以北,相距三百里。之间的宝应与高邮依旧在宋中手中。

而淮西东路,如今四处都是元军游骑,随时都可能有大部队元军出现。因此,最先遭遇元军的,很可能就是正在缓缓行军的洪茶丘部。

相对而言,四天之内便已飞速赶至扬州的权承仁,几无危险。

四月十二,权承仁率部顺利进入扬州城。

接待权承仁的,是李庭芝的副将姜才。

姜才,濠州人,自幼被掳至河朔为兵,后以“归正人”身份降附宋国。是宋国如今所剩不多的北兵之一。

对于权承仁只领着五千兵马来援,姜才脸上现出毫无掩饰的失望。

而对于扬州城中只剩下一千守卒的兵力,权承仁的第一反应就是——上当了!

贾似道不在,说接到旨意,被押往绍兴府安置;李庭芝不在,已经率领主力部队渡江,前往临安勤王;扬州一条船都没有了,全被李庭芝征用。

城中还有三万余百姓,但是粮食已经所剩无几。而淮西的元军已在开始集结,显然准备开始大举进军淮东。

李庭芝联合元军,给自己设了下一个陷阱?权承仁一时有些惊怒。

但是稍微清醒之后,权承仁便知道,这不太可能。

大权 队南下参战,是贾似道的意思,是李庭芝亲自遣人北上邀请。若是他敢在此时联合元军对付自己,那便会将宋国彻底送上了断头之路。

姜才一脸内疚,“元军前锋已经攻入浙江西路,临安危在旦夕。李帅原来是想放弃扬州南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