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二章 改革中原(3/4)

盘,燕京如今也没有任何问题;河南这些年依靠屯田,大部分区域已经被张柔与史天泽瓜分;山东西路与济南分别在严氏与张宏手中。剩下的,便只有益都李璮了。

蒙哥发动的攻宋之战,所有参战的汉世候势力多少都有所削弱。如史氏的真定军,不仅在锦州城前死伤惨重,在剿灭阿里不哥的战役中,更是出了死力;而张柔,直到今天,依然坚守在鄂州附近的白鹿矶上,宛若孤岛。

唯一一个势力不减反增的,便是益都李璮,此战之后,竟然趁机将整个山东东路全部收入囊中。

史天泽所谓的安内,指的正是益都李璮。

忽必烈的沉默,显然并不是他不想对李璮动手,而是因为他觉得霸突鲁,无法担此重任。

那还能有谁?

一个个将领的名字,在史天泽的脑子中不停闪过。

不让自己去,张柔不让撤兵,刘黑马驻守川北……

兀良哈台驻兵息州,以接应张柔;霸突鲁不堪使用;也相哥兵败和林,正在南撤的路上……

其实郭侃倒是挺合适的,但史天泽已经不敢提这建议了。

或者,大汗在乎的,不是谁为主帅,而是应当派哪支兵力去剿灭益都?

史天泽犹犹豫豫的,嘴里又吐出了一个名字:“李恒——”

说完,他便有些后悔。

李恒,西夏神宗李遵顼后人,是唯一留存于世的一支西夏皇裔。

当年,成吉思汗攻灭西夏国时,李恒祖父战死,其父亲李惟忠却降附了也相哥。而李恒则被移相哥收为义子。

此人年仅二十一,但是在战场上的表现,可圈可点。此次也相哥兵败和林之后,还能带着近万兵马南撤,其中有近半功劳应当归于李恒。

唯一的问题,就是年纪太轻了!

“李恒是谁?”帐内有低低的询问声响起。

有些人面露茫然之色,有些人却一脸诧异。

而忽必烈,却是微微颌首。

推荐之人得到忽必烈的认可,史天泽的心里却是微微一沉。

李恒身份特殊,他是也相哥的义子,代其统率部分蒙古军队自然不成问题。而且他并非汉人,就不会与中原的汉军产生太多的纠葛。

大汗,这是在怀疑自己会与李璮暗中勾结?

还是在怀疑别的汉万户?

史天泽正惊疑不定时,忽必烈突然说道:“史将军,可有意入中枢为相?”

这话,如一声惊雷,把帐内文武炸得目瞪口呆。

“这……”瞠目结舌的史天泽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自己从小便随父、兄在军中厮杀,就没正儿巴经读过一天的经书。让自己领兵上阵,纵然面对千军万马,也无所畏惧。可是让自己领着一群文官,管理政事?

大汗,是在给自己难堪,准备看自己笑话吗?

忽必烈扫了史天泽一眼,淡然说道:“刘秉忠有个建议,诸路管民官理民事,管军官掌兵戎,各有所司,不相统摄。我觉得,很不错。史将军若是有心,可以考虑一二。”

大汗,这是要剥夺自己的兵权!

史天泽恍然而悟。

一些同情的目光,纷纷投向史天泽。

“微臣领命……”史天泽起身,缓缓下跪,眼中闪出一些苦涩。

“只是,微臣不擅财赋,怕……”

“无妨,财赋之事,你可与王文统多行协商。而且,我允许你,可以挑一些人以辅助。”

史天泽眼光微微扫过帐内的文臣,略微松了口气。原来自己的一些随军幕僚,如今大多在忽必烈手下为官,重新召回使用,配合上倒是没有任何问题。

忽必烈既然允许自己有挑人的权力,也许他真的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