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五回 重游临济论公平 驱赶叛军去攻倭(3/4)

所思了些。

“先生以为,若是朕在合适的时候对章昭达等人进行招安,他等能接受朕的好意么?”

“这个或可接受吧!除非陛下对他等罪行既往不咎,还另有赏赐。”

“呵呵!他等起事与杨玄感截然不同,杨玄感是要朕的天下,置朕与死地,与朕有不共戴天之仇的。而章昭达等人却是愚忠,只想复辟陈国,与朕并无大仇。对陈国而言,他等皆是忠义之士,人品其实不差。”

“嗯!陛下见说的是,这驱虎吞狼之计或可行。”李太智弄明白一切之后,不觉点头说道。

“师泰,去叫董柯。”

“是。”

很快一阵脚步声传来,屋中二人抬头观望之际,就见董柯匆忙跑入,气喘吁吁的拱手对二人便拜道:“陛下、李相,唤在下那旁使用?”

“董检使稍侯,待朕写就一封家书,到了前面黎阳城后,汝替朕去趟建康城,将书信交给扬州刺史萧玚。”

“是,陛下。”董柯拱手应道,随即站到一旁静静等候,只待杨二在桌案上奋笔疾书着。

片刻之后,家书写就交予等待的董柯拿去。

“陛下,据微臣所知,东海之上除已被我朝占据的琉球大岛外并无其他岛国。陛下欲使其为我所用,那将剑指何处呢?”李太智沉吟着说道。

似乎这句话点到了关键处,杨二听了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得走回到地图前查看着。

“是啊!要驱赶他到何处去呢?”杨二边自言自语边查看着大隋东部海域。

“如今看来只有两处大岛对我朝还算有些意义。这里还有这里两处。”杨二指着图上两个一南一北的大岛对凑过来看图的李太智说道。

“陛下,微臣以为江南叛军必去倭国地界抢占一岛屿立国;至于这南边这处嘛?此岛名苏禄,中间隔着我朝的海外大岛琉球,我琉球港现有我琉球水师驻扎,恐江南海上叛军不敢从我琉球水师身边经过。是故,向东去夺倭国一岛屿的可能性最大。”

“嗯!分析的不错。再说苏禄岛据余杭湾也很远,他抢的商船能否去的也成问题。从航行距离看,应该是去倭国。不过,他就不怕倭国距朕的鲜州过近,就不怕朕留守在鲜州金海口海港处的胶州水师吗?”

杨二有些不相信叛军的胆量,虽然内心是很想看到江南叛军去搅扰倭国的。

“陛下,若是想用这叛军当刀使,就该提供其方便。若下一步陛下想拿下苏禄群岛,那就传旨琉球水师不动,放江南海上叛军通过去抢苏禄;若是陛下看中了倭国岛屿,那就让金海口驻扎的胶州水师一部也不动,甚至先全部撤回母港胶州湾,让叛军放心为陛下去打那倭国。”

“呵呵!朕正有此意。苏禄岛国现在还是莽荒之地,岛上没有国家,仅有些原始的部落土著,这苏禄群岛迟早都是我朝的,且根本无需多费手脚。倒是这倭国,现在正仿效我朝建立起了政权。就让江南海上叛军为朕去攻打倭国吧!传谕鲜州李密将金海口水师调回胶州湾,以免叛军攻打倭国时瞻前顾后的不用力。再有,传谕各部水师不得追剿逃往海上的江南叛军。”

“呵呵!陛下,就差没给叛军粮食了。陛下这手驱虎吞狼计也使得太过明显了些。”

“呵呵!不管他章昭达叛军能否识破此计,对他们来说都没得选。不去攻打倭国,就会亡于我大隋水师炮舰之下。去了倭国或许还能打出一片新天地来。哼哼!到时朕再去招安他等,连人带地全收。师泰,派人去传谕朕的口谕吧!”

“是,陛下。”一旁一直静听二人交谈的梁师泰应了一声后转身出去了。

“陛下,如今我朝周边除了高原吐蕃之外,可说是全部平定了,若要扩土便需向西,不知陛下下一步怎样安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