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六回 租下于阗五十年 非常规操作吓人(3/4)

“不行,怎么也要归还我朝100万黄金才行。”

“30万两。”

“贤王殿下不作商人都可惜了,如此精打细算的。朕便看殿下面子,80万两。”

“陛下,若是还要偿还80万两黄金,那必须分为三年付清,还是在铁路修建通车之后的三年。”

“唉!朕便再退一步,50万两黄金,铁路通车之后即行尝清。这是朕的底限了。”

“既如此,那就尊陛下之意签订土地租约。”

“好!此事交于我朝内务部处理,请贤王殿下先回馆驿等候消息。我朝自有人去馆驿和你商议具体条款的。”

“那本王先行告退了。”

突厥右贤王桑贾贝克一走,显德殿内顿时乱作一团。

群臣不敢责备杨二,却都把愤怒的矛头指向了插过话的李靖。李靖面对众人的狂喷,惊慌失据又无言以对众人,俨然已经成了这项“莫名租约”名副其实的背锅侠了。

“好了~都静一静,有什么话好好说。”杨二见这场面,心中颇觉好笑出言替李靖解围。

“陛下,老臣不明,为何以800万两黄金的高价租用一块偏避之地?800万两啊!我朝地域同样广阔,随便划出一地也好过那沙漠边上的于阗郡啊!”高熲率先责问道,群臣纷纷点头附和着,又是一阵乱嗡嗡的。

“李靖,你来说说为何可以租借于阗?”

“陛下,臣当时一时心急插言,没想更多的,只想到那于阗郡正好紧挨着迦湿弥罗地区,是一处战略要地,向西可攻打波斯,向南可轻松进入高原吐蕃,对我朝图吐蕃非常有利。至于其他的,臣并未及想过。”

“呵呵!”杨二听了不禁笑出声来,心想,这“军神”的想法就是与众不同,时刻想的都是打仗。殿中又是一阵对李靖的口诛笔伐之声。

“好了,诸卿听朕一言。”

“诸卿,首先,于阗处于西域葱岭以东,那里虽不及突厥准格尔以北地域广阔,但实属塞上江南,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广有良田。再则,朕料定突厥必然无法如期归还我朝余下欠款,那么,我大隋将士便可一举抢占突厥东方三国。待到那时,鄯善、且末、焉耆和租借来的于阗便连为一体,同属我大隋所有了。三则,我朝丝绸商路向西便被打通,无需经过北线突厥王城,我商队同样可以前往西方诸国通商,仅此一点便能赚回数千万两黄金。最后,才是李靖将军说到的战略地位重要。其实,朕同意这项交易,还有一个原因。那里气候不适合广种粮食,倒是有一种作物非常适合,且极具经济价值,其作用不亚于我朝丝绸。总之,这项买卖怎么算都是我朝大赚,呵呵!”

“这~”听了杨二一席话,群臣顿时哑口无言,有听懂的,有还不太明白的。但总算是没人再去找李靖的麻烦了。

“陛下,土地租下了,就需迁民过去,但~”裴世矩犹豫的说道。

“嗯!先不要迁太多人,只需10万。传旨扬州刺史萧玚,这10万人都从他江南出,限三个月完成。”

杨二此言一出,可谓惊世骇俗般,惹得满朝皆惊,面面相觑。

“江南人口众多,区区10万当不在话下的。”杨二不得不又补充了下让江南迁民10万的原因,众臣这才不在议论了。

“臣遵旨。”裴世矩躬身一礼道。迁民文书需要从他内务部发出,这事最终还是要落到他内务部来经办。

大隋朝廷租下了突厥于阗郡50年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京城乃至全国。

随之而来的便是风暴席卷全国般的热议浪潮。其中,有赞赏的、有批驳的,更有热血青年踊跃报名前往的。

当高建武听到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被震惊的呆住了。

何曾听说过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