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回 成一统分封诸将 突然间想打阿三(2/4)

时常提防;而历经重大伤亡占据的一个强大帝国,却从根本上没有反叛的种子。这一切均源于宗教这种东西,煞是神奇无比!难怪后世的明朝败兵进入当时的缅甸,能轻松站住脚,构建一方独立的势力;难怪后世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残余逃入缅甸便能很快建立一个近似独立国家的果敢。原来原因在这里,杨二想想都觉得好笑而怪异。

“好了,司马将军请落座吧!诸卿~现在情况都明了了,可就如何稳定这片新入的国土畅所欲言。”

“陛下,其实求稳定促发展,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迁民。从我中原尽快迁入百姓进入骠国和南三国。”裴世矩起身拱手说道。

“朕差点忘了说了,从今以后没有骠国和南三国的说法了,骠国全境为我大隋一州,名为缅州;南三国之地统一为一州,名为安南州。另,着防务部调遣将士20万进驻缅州,半年后12军和蜀军全部撤回益州。如不愿撤回者,可办理退伍及移籍手续,长驻缅州为民。”

“臣遵旨。”防务部宇文化及拱手起身应道。

“裴相方才又说到迁民维稳一事,朕决定从我朝各州府迁民人缅,每州府下限为5万人,诸卿觉得如何?”杨二也是灵机一动才有这个想法的,现在大隋朝内地州府近30余个,若从每州府迁移5万人,就是总数150万人以上,还不伤各州府的元气,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一阵躁动般的商议之后,又是裴世矩起身说道:“陛下,臣觉得雨露均沾好归好,但我朝所属各州府情况不尽相同,有些州府就是迁出2、30万人都不伤大雅,但有些州府如吐谷浑府、太行府、东海府、福建府等原本百姓就少,若是在迁出5万则会伤筋动骨。不如酌情考虑,人口多的州府多迁出些,少的就少迁些,陛下您看~”

“嗯!裴相也说得在理,这样~各州府迁民人数交内务府视各州府具体情况来定,十日内将迁民计划交给朕过目。”

“臣遵旨。”裴世矩点了点头后便应了下来。

“另,南方战事平息,我朝现在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各出征将士均有大功于国,现就此册封一干有功将士以资鼓励,元公公将册封诏书念给众将听吧!”

“是,陛下。”说完,元岩转身从随从手中接过一卷诏书拿着走上龙案,站在杨二的龙椅一侧,展开高声念道:“大业四年,皇帝敕旨~”

话音一落,殿中众臣全都起身恭听圣谕。

“大业二年十月起,灭南陈、平突厥、收室韦、契丹及扫灭骠国、真那、林邑、扶南、流求之众将士皆有功与大隋,现广封众将:

”平突厥中路军主帅长孙晟上将率军攻取突厥王城,驱逐颉利可汗西逃,封晋阳侯,食邑万亩,赏银5万两;

平突厥中路军副帅裴仁基上将,封汾阳侯,食邑5千亩,赏银3万两;

中路军潞州守备军统领侯君集中将,收唐努乌梁海,剿除突厥残部有功,封平阳侯,食邑5千亩,赏银2万两,擢升上将军衔;

中路军潞州守备军副统领丁彦平中将,灭突一役屡建军功,封霍阳伯,食邑3千亩,赏银2万两,擢升上将军衔;

中路军潞州守备军副统领罗松中将,灭突一役屡建军功,封蒲阳伯,食邑3千亩,赏银2万两,擢升上将军衔;

中路军潞州守备军副统领华公明中将,灭突一役屡建军功,封潞阳伯,食邑3千亩,赏银2万两,擢升上将军衔;

潞州守备军所属军官均擢升军阶一级,将官赏银5千两,校官赏银2千两,尉官赏银8百两;士卒赏银1百两;

第5军副统领元英少将,灭突一役屡建军功,封永安伯,食邑3千亩,赏银2万两,擢升中将军衔;

第5军副统领王宣少将。。。。。。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