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回 探临济寺得感悟 十大王密会洛阳(2/4)

寺大名,今日便前来参拜,得住持长老慧见,乃本王荣幸之至也!”

“杨施主客气了,小寺能得施主光临,乃是本寺之缘分。”

“长老,晚辈此来正有一事不解,但求指点迷津。”

“呵呵!”玄一长老并未说话只是手抚颌下银髯微微一笑。

“晚辈身为皇子,力主开掘永济渠,欲沟通冀州南北,可使冀州百姓尽享南北往来之便捷,从而带动商货流通,人文交流,此乃利国利民之幸事。但因涉及占用众多土地便伤了士族名门的利益,以致群起而反。为此,晚辈请教长老个中利益如何才能双全?请长老指教。”

“呵呵!施主心中其实早有定论了,何必再问?老衲今年89岁,历经大乱之世,见过太多俗间惨事。参禅一世,归根结底得出“公平”两字,老衲便将这两字送与施主,不管开渠也好,管理国事也罢,心中只需将这两字作为标准便无愧于心。”

“晚辈受教了!”杨二听罢,起身施礼道。

“施主原本便不是凡间俗人,自是将眼前一切早已看明,相信施主定有一番大为,老衲愿在此间为施主祈祷。”说罢,玄一长老也起身单掌施礼道。

“多谢长老了!既如此晚辈不便叨扰,就此别过,若是有缘晚辈当再来拜望。”杨二说完便再施一礼后转身抬步往外走去。

走出十余步后,杨二再次回头,只见玄一长老站在禅房门外正看向自己这方,口中默念着经文。

杨二也朝着玄一站着的方向略一点头,转身便朝寺院外走去,耳中传来一阵清灵的钟声。

在回程的车上,杨二闭眼静坐着,心里回味着玄一长老的那番意味深长的点拨之语。自己现在所作的一切还仅仅是按照“发展图强”的原则,在以一己之力艰难的改变着这个封建黑暗的世道,思想上还远未考虑过“公平”二字。在当今士族阶层力量庞大之际,“公平”二字是何其奢侈啊!但玄一长老无意间却给自己提了个醒,自己一直以来都有所忽略,甚至认识不清。自己所做的一切其实是一种变革,是一种从地方逐渐影响到封建中央王朝的改革,是一种以实际行动在实施的变法!在自己掌握的中国古代历次变法还从未有过一次成功,往往最后变法发起者都下场极为凄惨。而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正在带领着大隋朝走向变法革新中,但自己还没有重视变法革新中存在的反抗势力,自己这方面完全忽略了。

想到这里杨二心里不觉打了个冷颤。随即又进一步想到,自己在外不停的折腾,还两次为父皇解决过外族的入侵,可谓功勋卓著,各方面能力有目共睹,均对自己兄长杨勇形成碾压之状,但父皇却自始至终都未在自己面前表露过重新立储的意思,这是为何?甚至在朝中主要的大臣面前也从未流露过这一想法,仍坚定的维护杨勇的太子储位。是自己表露的争权 不强吗?

杨二在摇晃的车上陷入了对这一问题的沉思,坐在那里像是一尊参禅入定的高僧一般。

“世兄,世兄---”出尘在轻声唤着。

“夫君,夫君醒醒---”王黛在拉着杨二的手臂连声叫着。

二女见一直唤不醒闭眼沉思的杨二,脸上尽是焦急之色,不知杨二现在发生了什么,从临济寺出来便这样了,难道魔怔了?

就在车上三女慌乱不堪时,杨二长舒一气,缓缓睁开眼睛,脸色苍白的说道:“有水吗?最好是怡宝。”

“夫君,你到底怎么了?怎么唤你都不醒?怡宝?什么怡宝?”王黛又惊又喜的说着,同时又一脸的不解。

“哦!就是水,茶水。给夫君来点。”杨二忙振作精神解释着。心想好在没昏沉沉的说要“农夫山泉”有点悬。

阿贝伊赶忙将水袋递给王黛,王黛扯开袋嘴便将水袋送到杨二嘴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