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回 明心境伯当认主 王府宴又见美娘(2/4)

急,只是停著默默的等待着。只是身后的仲坚见这二人在桌前责难自己世兄,心中逐渐生成一股恼意,皱眉狠狠的盯着这两个家伙。

“两位兄长可知当今朝堂两党相争否?”杨二也不直接回答王伯当的话题,而是将话题引开。

“王爷与太子争储一事,江湖早有传言,岂能不知。”王伯当不解的回道。

“谢道兄,以为本王有胜算么?”杨二反问着作为方外之人的道士谢映登,心说,你们不是能掐会算的吗?不妨就现在给我算上一卦。

“王爷之相贫道早就算过,乃是帝星之相也!杨勇乃是庶人之相,无有可比。”谢映登手握拂尘轻声言道。

“呵呵!道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现如今本王早被排挤出京师,朝中拥我之臣几近于无。本王若要称帝必须在这京城之外打下一片疆土,让朝中太子党众不敢小觑,如此,本王才有机会。如今洛阳、山东、江淮、河北、燕山等地各有藩镇割据,表面臣服我大隋朝堂,实则为一方霸主。本王若要称帝,必先使其地归为一统,然后剑指南陈,一统华夏。到那时,看谁敢与本王争夺帝位?而这瓦岗山确是本王实现意图的第一步,为何选择瓦岗,伯当兄还是想想它所处的位置吧!”杨二一番长篇大论滔滔不绝,早把王、谢二人说得呆若木鸡般。

“好谋略,真乃是高屋建瓴之策也!”谢映登不管王伯当是否回过神来,竟然抢先叫起好来。王伯当此时也不由得点头不语,为何绿林道看重瓦岗山,不正是因为其地理位置正处在相邻各处地州,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点上吗?

“伯当兄,我绿林正道不正是以劫富济贫,救助苍生为己任吗?如今晋王千岁旗下河东百姓人人有地种、个个有衣穿,今冬并无冻饿而死一人。少华山周围各庄亦是天翻地覆般的变化,竟能出粮缓解京城缺粮之苦。贫道师傅叔父谢洪乃是得道的神仙,亦对晋王千岁治下赞不绝口,称千岁可成千古一帝。想那瓦岗寨在千岁治下必然好过在我绿林之手,又何必轻起战火去夺呢?那处为四战之地,早晚也为他人所有。”谢映登不愧是方外之人,早把此役关键看透。说得王伯当也不禁连连点头,总的说来,王伯当并不是好战之人,立身江湖全靠的是一般江湖豪杰没有的谋略胆识,其次才是神箭功夫。

“唉!听王爷一言,犹如醍醐灌顶般。不曾想王爷思虑如此长远,伯当远不如也!惭愧,惭愧!伯当此后当劝诫绿林同道,死了重夺瓦岗之心。”王伯当叹了口气说道。

“谢道兄日后自有归处自当不必说。伯当兄长一身才学,谋略过人,真要埋没于绿林风尘中吗?本王斗胆欲请伯当兄出山助我成事,不知兄意下如何?”见王伯当二人认同了自己的方略大政后,已有了为自己去说服绿林的想法,杨二见状干脆将自己有意招揽的想法也趁此说出。反正自己也不吃亏,若能说的王伯当投靠自己,对今后收服或者利用绿林英雄为自己行事都是极其重要的。

王伯当听杨二如此一说,不禁心中一动,自己熟读诗书战策最终的目的不就是为寻求一个出身吗?有谁愿意一辈子在江湖中飘荡呢?就算做大了,也最终逃不过朝廷招安一途,现在最佳的机会就在眼前,而且是晋王千岁开金口相招,这是多好的机会,多大的面子啊!王伯当顿时有些激动起来,忙转向一旁的好友谢映登,想看看好友对此事的态度。

谢映登面带微笑,不住的对王伯当点着头,心中早为好友感到高兴了。

“也罢,既蒙王爷千岁不弃,不以小人出生为耻,伯当这一腔热血,满腔抱负便托与殿下了,原为殿下身边一臣子,供殿下差遣。”王伯当想毕,急起身双膝跪拜拱手施礼道。这一拜便奠定了君臣之属。

收服王伯当为自己谋略中原的战略意图极有帮助,这会让自己省下很大的心力,这让杨二喜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