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两百四十三章:若为大明死何惜(2/2)

下满桂,张书堂的既定目标却是失败了。

因此,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张书堂在不到最后一刻的时候,都会坚持的。

却说皇太极,见到虽然已经夜色开始降临了,但是看到己方士卒已经占据了郧阳营的阵地,当即就下令再次投入了一波士卒,继续围攻郧阳营的阵地。

郧阳营更加的艰难起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也许是崇祯微服上了城头的事情已经被大佬们得知了,不管是朝臣,还是在这两年的政治斗争中败下阵的前党派大佬,纷纷上了城头。

宋裕德眼睛一转,看到了一众大佬就在城门楼下,他顿时声嘶力竭的大生指挥着炮兵开炮起来,不多时竟然就连嗓子都喊得嘶哑了。

见到城下虽然苦战,但是城头的宋裕德与刘文耀却是沉稳的指挥着,崇祯苍白的脸上,竟然罕见的露出了欣慰的表情出来。

国难见忠臣,板荡识豪杰啊!

“大伴,帮朕记着,这一次的有功人员,不管是战死与否,战后都给朕提供一份详尽的名单,朕要亲自嘉奖守备以上的所有人!”

崇祯眼中有了氤瀘的水汽。

王晨恩眼中也是见了泪,实际上每一个太监,不管是在宫外如何,只要是想要急需掌握了权力,却是必须依附在皇帝身边的,大明的国策可是不管你手中的权柄再大,只要是皇帝要收回了,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哪怕是只对着小太监吩咐一声,权倾朝野的司理监禀笔太监,也得乖乖的交出了权柄。

更何况大明的皇宫内,还像是外朝的那些大臣那样,设置了内书堂的,负责的就是教导太监文化知识,后来更是升格为内书监。

甚至景泰之后,内书监的教习更是出自翰林院,这可是当朝的进士出身的清贵衙门啊!

这些教授,甚至比国子监的规格还要更加的高!

甚至,内书堂的宦官,时常小考不断,每月更是有着月考,季度有着季考,年底更是有着大考的。

正因为这样,使得每一个内书堂出身的太监,本身的学识实际上是不输与外朝的大臣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