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六回 倭使入境(2/4)

道的诸多紧要处,已建或在建许多箭楼棱堡等新的防御工事。暗中是否另有布置不说,单是目前所见的防御工事密集度,便已超出了卑裕叁这名倭人对建筑学的认识。虑及日后可能的战事,他的烦恼不想可知。

“哦,你便是倭人使节?个子挺高嘛,加上这身汉家衣冠,若非这等场合,本官还以为你是名汉人呢。”西侧隘口,移师此地并统管山口驻守的刘耿,不无古怪的看着公孙霄这名倭使,大咧咧的笑到。尽管份属敌对,但看到倭使如此效仿汉家装束,令他充分享受到了上邦汉人的优越感,是以对这名倭使倒也多了份好感。

感觉到刘耿释放出的善意,公孙霄也不介意他的失礼,拱手笑道:“呵呵,在下倭国大夫公孙霄,祖上本就辽东汉人,却不知将军如何称呼?”

呃!?刘耿笑容僵住,面色迅速从颇带善意转变为踩到狗屎。他可不像纪某人在后世见多了香蕉人的事例,可是满满的中原上邦情结,更兼华兴府不遗余力的大华夏宣传,对于向往华夏的异族,他可以包容大度有好感,但对投效异族的汉人,他就极度厌恶了。

片刻呆愣,刘耿压根不屑再搭理公孙霄,直接转头离去,口中则怒喝一声:“刘二蛋,带一队亲兵骑卒,将这个数典忘祖的货带去郡城。注意,路上给老子看紧了,别叫他们刺探军情!”

“你!你...不知所谓!”公孙霄大怒,手指离去的刘耿,气得全身发抖,可在别个的地盘,他最终只得无奈的一甩袖子,愤愤然上车离去...

“我公孙霄虽为汉裔,可生于斯,长于斯,倭国就是我的家乡,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君,我有何错?一介粗鄙武夫,一帮流民贼匪,凭甚骂我数典忘祖?”接下的路上,迎向周边血旗军卒投来的鄙夷,想起刘耿毫不掩饰的诋毁,公孙霄心中不断念叨,面色也渐复正常,可心底却总有着一股难以排解的郁闷。

“公孙大夫,你看前边,那些修路的民夫,过半的男子都那么高,一定是汉人!还有那边,那群开垦荒地的,还有挖沟的,怎么都有那么高!这么多汉人,华兴府已经往筑紫移民了吗?”蓦地,卑裕叁手指乱点,惊声叫道。他能跟着出使,自也懂得些汉语,之前见到公孙霄在山口受辱愤懑,也就一直缄口不言,可当前场景却令他实在难以淡定。

收起思绪,公孙霄抱定忠君之事的心态,忙也四处张望,果见这片地区正是一副大开发的繁忙景象。而随着顺道走近那群修路的民夫,公孙霄叹了口气,心情复杂道:“嗯!他们说的果然都是汉语,还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定是移民无疑了。看来,华兴府根本无意撤离筑紫,大战无可避免了啊!”

“直娘贼!这里也有倭人参与劳作,他们不该是被逼迫的吗?怎生一个个笑得那么带劲,干活也那么卖力呢?”卑裕叁却未接公孙霄的话茬,而是双目喷火道,“混账,为侵略者干活都那般拼命,一帮软骨头的家伙!有奶就是娘吗?我大倭勇士的气节呢?”

经卑裕叁一说,公孙霄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顿时心头一突,敏锐察觉到了不妥。尽管知道“护送”自己的汉军没好脸色,他还是趁着领头的那个刘二蛋与一名路遇熟人打招呼的空儿,陪着笑脸,像是不经意的询问边上一个明显话唠的骑卒道:“倭人不是性子挺野的吗,怎会这么听话干活?”

“哼,性子野?迁走就是!剩下的人吃的穿的都比以前好,能不听话吗?”那名大嘴巴军卒听得撇嘴,随口讥嘲了两句,旋即变色叱道,“卧槽,走你的路,别再多问了。”

“性子野的都迁走了?”公孙霄与卑裕叁根本没管那名话唠骑卒的呵斥,都在回味这个信息。他们的心头都在哆嗦,经过海峡一战,筑紫该有多少倭人与汉人有着血仇,自当属于性子野的,数万人的迁离故土必然强制,那意味着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