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一回 华兴约书(2/4)

华兴府继续深化建设,隔海的朝鲜半岛则依旧战火熊熊。大战正式爆发已近两月,恰如纪泽预料,马韩却是疲态渐显。在其西线,箕髦大军虽仍能抗住百济军,但与其说是对垒,不如说是闭门埋头只管挨打;在其东线,数场恶战之后,箕焕大军已被弁韩军赶出了业度方国,双方重新恢复边境对峙。

半岛大战迄今,马韩常备军伤亡六千,应征兵壮死伤近万;该国口不过三十多万,算上十数万统计外的隐民与奴隶,其青壮最多**万。此番战事下来,马韩伤损青壮已近两成,可谓元气大伤,就连正常秋收的人手都将捉襟见肘。

百济与弁韩也不好过。或因有了王浚的兵甲援助,抑或有着邢晨出谋划策,甚或有着坏分子暗中捣偏乱,老迈衰落的马韩此番发挥得远胜其过往的历史战绩。至少,其已令百济伤亡超过八千,弁韩不下一万。可以说,半岛三方此番皆伤筋动骨,白幡处处。

不过,战局至此,三方均已感觉疲敝,也都有了停战意愿。本来嘛,一场莫名其妙发生的半岛大战,各方原还信心满满的各怀心思,可损兵折将后发现竟然一无所获,那还拼个啥。尤其是两面受敌且伤亡最重的马韩,已经遣使中立势力,请求介入调停了。只是,都打出狗脑子了,再有坏分子居中挑拨捣乱,想调停又谈何容易...

相比朝鲜半岛的乒乒乓乓,华兴府的另一主要邻居大晋,如今却因河间王完败与晋惠帝返洛,政局难得的安生了些许。定鼎内战胜局的关东阵营,经过数月来的讨价分赃,终于在进入八月之后,由东海王操刀,完成了内战红利的蛋糕切割,当然,利益分享必须仅在士族之间。

《资治通鉴》有载:“八月,以司空越为太傅,录尚书事;范阳王虓为司空,镇鄴;平昌公模为镇东大将军,镇许昌;王浚为骠骑大将军、都督东夷、河北诸军事,领幽州刺史。越以吏部郎颍川庚敳为军谘祭酒,前太弟中庶子胡母辅之为从事中郎,黄门侍郎河南郭象为主簿,鸿胪丞阮修为行参军,谢鲲为掾。辅之荐乐安光逸于越,越亦辟之。敳等皆尚虚玄,不以世务婴心,纵酒放诞;敳殖货无厌;象薄行,好招权;越皆以其名重于世,故辟之。”

看似转向平稳的大晋朝局,并未令反骨铮铮的纪泽感到多少压力,这既因司马越的所谓新朝班底多为“江左八达”中的那些有名无实之辈,也因华兴府愈加向着铜豌豆的角色演变,更有巴氐造反派李雄跳出来释放了一记极品“嘲讽大招,继两年前称王,此番正式称帝,拉开了第一个五胡十六国成员为期半个世纪(正史)的篇章,也吸引了全天下的注意力。

《资治通鉴》有载:“(光熙元年六月)成都王(李)雄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曰晏平,国号大成。追尊父特曰景皇帝,庙号始祖;尊王太后曰皇太后。以范长生为天地太师;复其部曲,皆不豫征税。诸将恃恩,互争班位,尚书令阎式上疏,请考汉、晋故事,立百官制度,从之。”

其实,李雄称帝已是六月的事,怎奈其立国所在的西蜀群山环绕,险阻重重,消息闭塞,称帝惊闻广传天下却是晚了一个多月,以至乐岛收到大晋与成国定鼎朝局的消息却在同时。当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称帝了,还是在原本的大晋疆域,有李雄的成国挑头,还有匈奴,还有陈敏,纪某人实在想不出东海王当下有何理由再来收拾他这个仅占大晋一郡之地的铜豌豆...

伴着华兴府私有化政策的微调,丁户安置意向的登记与《华兴约书》的签订工作随之在海外四岛展开。相比来自鳌山与太行两地的华兴老军民,今年方才加入华兴府的流民们毕竟跟随纪某人“中毒”尚浅,面对私有化登记后永远的背井离乡,乃至签订华兴约书后白纸黑字的背离晋廷,他们显然要纠结得多。

华兴府为了留下移民,发展壮大,虽然承诺私有化分田分地,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