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八章 掘墓者(2/3)

也方便,之前信行是建在城内,后来也搬过来了。” 说话间,他们来到中间的一个大广场。 站在这里,徐姑姑真就不觉得是那些官员心眼小,换她她也不愿意。 你们这建得太夸张了一点。 这广场被四座无与伦比的建筑物簇拥着。 分别是一诺钱庄、方圆信行、风驰集团和一诺牙行。 建筑规模是远胜于卫辉府的一诺街。 设计得也是非常具有特色,辨识度非常高,如一诺钱庄得门面,远远看去就好像一个钱币,而风驰集团整个建筑群就好像一艘大帆船,是凸出来的,方圆信行则是门面比较长,有着许多柱子,雕刻成算盘的样子。 至于一诺牙行么。 风格跟京城差不多,以前是最有特色得,而如今是最没特色的。 这临清是运河得交通要冲,卫辉府水路北上得必经之路,流动人口远比卫辉府多得多,商业氛围也不比卫辉府差,完 全就是一座商业城市,故此风驰集团、方圆信行的总部都设在这里。 就连钞关的总部都在这里。 一个数据很能够证明临清得商业氛围,除京城总部之外,就唯有临清一诺牙行的业绩超过卫辉府的业绩,卫辉府到底是以生产为主,而这里是以交易为主,故而产生大量的佣金。 当然,京城的一诺牙行,业绩还是第一得,但是其中九成得业绩都是来自于朝廷。 军饷一笔订单,就是八百万两,也算是京城牙行的业绩。 这其实不具有参考价值。 只不过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作为牙行的总经理,郭淡自然还是选择去往一诺牙行。 来到后堂,许默立刻跟郭淡汇报工作,道:“姑爷,卫辉府那边已经送来五十万两的一诺币,而如今临清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我们发行一诺币发行。” 徐姑姑好奇道:“这里就没有人抵触一诺币吗?” “也许是有,但我们并未听到关于反对一诺币的言论,绝大部分人还是非常渴望一诺币。” 许默又解释道:“这都是因为如今临清绝大多数人都从事于工商业,如开封府和卫辉府一样,工商业都不务农,需要购买粮食,这又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如今临清的粮价已经跟京城相当。 这导致钱币变得有些匮乏,再加上我们的一诺币是免火耗税的,故而临清现在都还未正式开始缴税,已经比以往要延迟一个月,就是因为大家都在等着一诺币。” 徐姑姑又问道:“如果大家都在等的话,这五十万两够吗?如果不够的话,可能会有人炒卖一诺币。” 许默道:“夫人请放心,关于这一点,姑爷已经交代了我们,我们也都跟商人都商量好了,第一批发行一诺币,全部作为工薪发给工人,如此一来,其实是足够了。” 徐姑姑不禁看向郭淡,郭淡笑道:“这就是为什么要等我过来发行原因,我可不想我的一诺币出现就被人视作剥削百姓的恶币。” 说着,他又向王哥问道:“哥,漕运还活着吗?” “不敢!不敢!这...这我哪受得起。”王哥诚惶诚恐道。 “快些说吧。”郭淡笑道。 王哥立刻道:“去年年末临清漕运就已经正式寿终正寝,如今我们风驰集团已经控制着临清所有的运输,其实在新政来之前,临清的漕运就已经奄奄一息。 总经理,您是不知道这临清漕运有多么黑,临清本就是全国漕役最繁重的州府,朝廷当初给予工钱,是每个人每年八两四钱,但这根本就募不到人,故此临清官府只能自己招募役夫,给出每人十六两,但里面却有着各种克扣,每个人最终也只能拿到八两四钱,有些人甚至连钱都拿不到,就混了一顿饭吃,这妻儿都给活活饿死。 如这种事比比皆是,其实在我们来之前,临清就已经有大量的役夫逃亡,就连漕运里面的一些小官,都撂摊子不干了,漕运内部非常糟糕,天天就想着怎么捞钱。之前咱们风驰集团还帮着漕运运一点粮食,后来咱们跟漕运闹翻之后,临清漕运从上至下,都挤破头想来咱们风驰集团,全凭着那些个贪官在给漕运续命,这新政来了之后,漕运就立刻死了。” 徐姑姑好奇道:“如今这里没有漕运,岂不是这任务都交给了风驰集团?”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