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章 我从哪里来(1/2)

金无恙从上海出发离家的时候才二十七岁,他那时候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次的旅程是单程的,再也没有回头路,这意味着以后将他再也见不着他的爸爸妈妈,他的恋人以及其他所有日后让他日思夜想的一切。

他来的地方跟我们现在有点不一样,那里既没有皇帝,也没有莫迪亚洛克,我们的首府不在悉尼而在北京,莫迪亚洛克也不叫现在的名字,而叫墨尔本∏里的飞机、轮船比我们现在的先进很多,对了,金无恙原本是个飞行员,但是他确实是坐船来到我们这里的。

那一年的4月25日,无恙所在的“李时珍号”到达了墨尔本外海,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了,他的学生生涯曾在这里度过,在城市还没出航面的时候,他就拿着相机拍个不停∞恙此次经瞳尔本并非是乘游轮而来,而是为了执行国家任务,此次停靠是为了给船队的两艘船“李时珍”号和“先锋号”进行中途补给。

两年前国家想要在南极洲扩大科考站规模,基于种种考虑准备建一个货用固定翼机场,先期考察团已经做好选址,项目立项后,国家立即成立了“南极洲机场建设集团”。此次船队经瞳尔本,除了中途补给以外,他们还要在此地和北上的破冰船汇合,就集团的两艘普通船只,根本无法通过浮冰区。

无恙属于技术支持部飞行组成员,他是本土航空公司调任过来考察南极运营的可能性的,不过此次来南极也算遂了他的愿,他上大学的时候就一直想去非洲、南美这些偏远的地方,当时要不是他爸爸的威胁,或许金无恙今天又是另外一种人生了,无恙本身是经济学毕业,造化弄人,刚毕业碰上航空公司招飞,然后去墨尔本学了两年飞行,虽说到底结果没有如老爷子的愿,回到家乡银行里上上班,这样的结果也算是一种妥协吧。

无恙放下相机,挑了一些不好看的照片准备删掉,忽然感觉有小雨滴滴在了屏幕上,他抬头看了看南方,红之际青灰色一片,云浪绵延到几公里之外←舒了口气,墨尔本的天气就是这么怪,当年可没少吃这鬼天气的苦,前一刻艳阳万里,后一刻马上就乌云满天,这天气主要是南方来的冷锋造成的,虽说掀不起什么大风浪,不过这个气温里,落在身上也怪不好受。

甲板上的人呼朋引伴,陆陆续续地准备回到休息仓,船上广播不停地催促着∞恙下了甲板,回到休息仓,他的三位室友已经躺在了吊床上♀些都是他日后最好的朋友们,他们一起度过了起初的草创阶段,也一起回忆那些再也见不到的人。

他们是安保部的经理陈偲,飞行组同事潘坤和船医许文忠,陈偲大大咧咧,退役转业干部一个,政治素养极佳,听闻国家有建设南极的需要,便报名跑了过来∷坤和金无恙既是航校里的同学,也是一个公司的同事,来之前感情破裂,想去个能磨一磨脾性的地方待上一年半载再回家,许文忠和他们不一样,他从毕业开始就当船医,此次出行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我总觉得这次寒潮有点不对劲,你们还记得往年冷锋推过来时温度还有这么高吗?”潘坤正拿着他打印的机场报文,“冷锋过境也不会起雾啊,机场说现在能见度已经不到三千米了…”

“小潘你操啥子心哦,上边现在都不急…”陈偲总是最临危不惧的那一个。

“跺铃铃…跺铃铃…”潘坤话还没说完,就被内话铃声给打断了←顺手接起了内话,是本次任务的总指挥王总打来的,要求所有部门的负责人去会议室∞恙和陈偲赶忙穿起衣服出门。

王总全名王仁东,是中科院院士,专门研究南极课题,此次项目就是他一手推进的,人在学界,处世却也不迂腐,很能识人用人。

他们俩进入会议室的楼道里的时候,与会人员都在窃窃私语,一场大雨值得这么这么兴师动众吗?老王是不是弦绷得太紧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