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38章 三字经(2/2)

学问。

但是,既然王烨已经说了,这本书中的内容是给人打基础用的。那就正适合他们,毕竟对于“墨家”学说,他们也只是初学者而已。

可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刚一开始,他们就被书中的内容震惊到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这”包岑正看着书中的内容,简直震惊得无以复加。在儒家之中,能被用“经”字来命名,且还能被大家所接受的书。就没有一本是简单的,其中的道理之深,无论在任何世界,都有能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此文章”文泰表现的更加不堪,他激动的拿着自己手中的书,颤抖着说:“如此文章,我居然从未听说、从未得见我得看看我得好好看看”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看到这一段,包岑正叹了口气说:“墨者们的心胸何其宽广?居然连我儒家先贤,也被他们写进了书中。”

王烨心中暗笑,这本来就是儒家的书籍,怎么可能不记录自家的先贤?想来,包岑正应该是想到了,现在儒家一家独大的由来。

说起来,王烨有时候有些怀疑。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已经发现了。这个世界在历史上,和我们所在的世界其实非常像。

包括其中一些非常具体的历史事件也是一样,就比如“孟母三迁”,这样的典故在大梁也一样存在。

只不过,王烨觉得,似乎是在某个历史时期。出现了一个拐点,让两个世界历史的走向出现了差别。

在包岑正和文泰来之后,王烨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后来又改了一下自己准备的教科书。

其中一些典故他也敢加进去了,这样,自然是让三字经更加的完整,也更加的完美了。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至理名言、至理名言啊!”包岑正看着手中的书不住的赞叹道。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文泰呢喃着读完了三字经,他喃喃的说:“《三字经》《三字经》真的是当得起这个‘经’字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