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章 以工代赈(2/2)



而所谓的以工代赈,其实就是使由于失业或受灾等原因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参加工作,获得一定的收入,以代替政府对他们的救济。

一休想直接将这条政策搬到自己这边来,它通过向拥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工作的方式,用功做多少,以每天的粮食作为结算。

这样既满足了灾民们不好意思平白无故接受金蝉庙接济的问题,又解决了金蝉庙入不敷出,付出大量粮食的代价,却表面上看没有一点收入的情况。

所谓一举两得不过如此,一休与六心十分乐意见得,大部分灾民们也乐于见得,双方都有满足感,于是这一条一休在亚特兰蒂斯初创的“以工代赈法”在颁布的短短一个小时之内,就获得了大量灾民们的支持。

他们纷纷表示支持一休的做法,并能立刻投入一休安排的工作之中。

而一休也适时的拿出来一张建筑图纸,这张建筑图这就是上一次一休做任务时获得的特殊楼梯建造图。

名字并不重要,主要是他的设计是以灵山佛梯为蓝本,结合金蝉山的全部山势起豪,纠合天地磁场,伴山伴水,且何构的一段足足十万九千阶的登山阶。

他的特点在于长,长到令人无法想象,却足以能够考验一个人对于佛的虔诚之心。

但是一休又想到另外两个问题,第一这么长的台阶按照目前的情况,谁又有那么多的耐心能够走完,第二个就是怎么样给这一些人提供修楼梯的工具。

一休在宣布之前想了许久,对于修楼梯长度的问题才找到了答案。

首先,这长度是不能变的,因为少了一阶,或者多了一阶,这特殊的建筑缺少了原本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他还有神秘的附加效果。

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假如一个人身聚佛缘,并且能够登上这十万九千阶的楼梯,这个人的体质就能被这一段台阶本身存在的灵智将体制强行提高一阶。

因此,一休并不打算偷工减料,但预备了其他方案,就是在同时建造这一万九千阶台阶的时候,同时修建一条径直通向山顶的路,便于那些年纪比较大,还有信仰不够坚定的信徒能够轻松地登山,不至于到时候人还没上来,大多数人现在半山腰倒下来。

而工具的问题系统表示一切都没问题完全抱在他的身上,差不多除去怀孕或哺乳妇女,儿童,老人,能够提供一万三千修建台阶的工具。

不用八百八,也不用一千八,只需要一休扣除四千功德点,一切工具问题,系统表示都包在它的身上。。

结果一休哭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