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2章 旧时之宝无人识(2/3)

管明棠的一句话,到是让孙家诚眼前一亮,没想到碰到一内行,这下子没准这书还真能卖上一个高价。

“哟,没看出来,您是个行家啊!”

从管明棠的手中接过那书,孙家诚翻过其中一张说道。

“其实,三防一刺是六十年代的说法,知道这个图吗?”

瞧着这书店老板指着的图片,一看果然有点新鲜,以前在军事论坛上还真没见过这一招,这完全不同传说中的三防一刺,翻看几页管明棠看出了一些门道。

“这里头似乎伴着一些托击。”

“没错!”

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孙家诚这才慢声细语的说道。

“你知道,当年部队杂,有老八四,有日本人训练的满洲军,还有解放过来的,这些人里头更杂,其中还有些远征军,当年美国人在印度训练的,咱们的刺枪术,和日本人一样强调的是刀头功夫,就是你说的那个三防一刺,其实就是日式刺枪术,日本人铳剑术,日式重视踏步,也就是改变重心的踏步刺,美式的重视冲击的速度,除此之外,美式刀头突刺功夫不如日式,不过美式刺枪术灵活,突刺不成转托击,一开始,咱们还看不上,后来在朝鲜吃了一些亏,别看电影里演的美国兵不会拼刺刀,可人家是一套动作里有突刺、有托击,突刺失手换托击,一不留神就得吃大亏……”

见管明棠似乎有些不解,孙家诚又向前翻了两页。

“咱们的动作就是刺左、刺右、刺下,说白了就是一个先防挑再突刺,看似不可能失手,可总有失手的时候,这一失手至少有一半的时候会变成僵刺,僵刺一僵就变成了比力气,谁的力气大、谁的力气持久谁占优,可若是加上托击,就不一样,你看这图上,不论是刺左、刺右、刺下,对方只要一挡,相反的方向就会完全暴露,如果按咱们的刺枪术来,要么是一刺不成重刺,要么是压挡刺,用力气压过对方,然后在对方力衰时乘机突刺,这叫不僵而僵,可这一套动作里,就是利用枪托攻击对方防刺时暴露身体,别看枪托不如刺刀,可攻击的不是头就是裆,要人命啊,即便是要不了命,那挨上一下,不是捂蛋就是抱头,再杀他,还不跟杀小鸡子似的……”

书店老板的解释和训练手册上图例的详解,早就让管明棠对这套训练手册大为心动,莫不说其它,单就是这套56年的训练手册,恐怕也是最适合三十年代中国需要的,最起码,56年的兵源和32年的兵源素质没有质的变化,部队兵源还都以文盲为主,甚至于先前看的那个训练大纲一开头就提到“部队训练时间的分配为。军事训练占600政治教育占200文化教育占20%。”,而以又特意提到“旧中国文化教育落后,文盲多,战士入伍以后才能学文化,学了文化才能掌握军事技术……”。

虽说早就心动了,可管明棠心里依然没有底,因为如果这些东西真的那么好,为什么后来反倒在训练中消失了?

“嘿,哥们,你一定是以为我忽悠你哪是吧!”

废了一番口舌之后,原本以为一定把这人说服了的孙家诚,瞧着客人先是激动然后又是疑惑的样子,立即明白了他在想什么。

“你不知道,这训练大纲刚编好,结果就碰到了反对教条化,连苏联的东西都是要批判性的学习,更何况这里还有美帝的东西,你看过“兵临城下”吧,老毛子的东西里面,惩戒制度太多、太琐,平时也是一样,就连什么打靶不及格、不愿看电影、胃口不舒服之类的,都会被惩戒,这里头,也是有样学样,反正,这大纲从一开始就不讨人喜欢,先是给定个教条主义典型……”

抖一下手中的书,然后又指着那满满一弹药箱的训练手册,孙家诚满脸可惜的说道着,

“到最后,庐山的时候老总又被打倒了,这大纲也就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