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17(2/4)

刘海是为了刘懿而来的,虽说这几天的劝说终于有了效果,但听闻刘懿又去了“贼窝”时,刘海还是变了神色,深恐自己钟爱的弟子又一次弱小的心灵受到打击。

刘海少年时曾游走大汉大半个江山,因此他虽然未出仕,但在刘族内很受敬重,而且刘族里的童子大多都是由他启蒙的。

刘海脸一板,刘懿立即就变了神色,显然想起了那个在案几上可怕的戒尺。刘懿畏缩的盯着地面,在刘海的催促下,终于还是说了一句。刘海没想到自己的弟子会有如此的请求,不过单纯的畏惧并不是儒家的作风。在汉代这个尚未完全阉割的儒家来说,儒者还是保留了一股侠情。

刘懿没注意到刘海那欣赏的目光,只是看着脚下的地面,仿佛有着无限的东西在吸引他。刘海转向刘启问了一句话,可惜的是刘启依旧没听懂,只好说:“你说什么?”

这一句话,仿佛天雷一般击中了刘海,刘海死死地盯住了那个童子,两只手指不停地揉着太阳穴,正努力的消化着这个事实。

这几年刘海虽然没出远门,但痴呆儿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但他如论如何也没想到痴呆儿不开口则已一开口果然是一鸣惊人!刘海品味了一下,有些类似广阳郡(北京)的口音,不过也有些齐音,但似乎也有不少的变化,有些似是而非。

刘海苦笑了一声,痴呆儿没出过家门,如何会的外地口音,真是妖人啊,庄里的传闻果然不是假的。刘海看着自己弟子希冀的目光,心里的柔软处被触及到,随后,看向刘启说道:“你的身体好了么?”

刘启激动了,终于,没有语言障碍了,虽然对方的话听起来也很变扭,但最起码他能听懂!

刘海很讨厌这个痴呆儿,尽管痴呆儿如同海绵一样在短短的几天就把洛阳口音说得似模似样了,但有时候第一眼的印象真的是很难改变的。

碍于刘懿,刘海没有直接翻脸。讲学的时候,对私塾内多出的一个人也视而不见。私塾本来就是族学,刘启虽然有入读的资格,但是他的到来还是引起了童子的恐慌。

童子本来就是和白纸一样。所认知的也是从父母等身旁的人所得,如今刘启更是“名扬刘庄”,他一去,整个私塾瞬时就多出个“真空地带”,仅有刘懿眨着眼睛。看着无辜的刘启。

雷劈不死,痴呆儿变成了正常,但是脸却变成花花脸(烧伤的痕迹),这无一不冲击着童子那可怜的大脑,嫡传的孩子还好,庶出的童子有几个甚至吓得不敢入学,仿佛刘启一靠近,就有妖魔扑了过来(一般来说,嫡传的孩子受教育的时间早)。

刘海虽说厌恶他,但脑子里那种夫子有教无类。不语怪力乱神的思想占了上风,只要刘启不说话,刘海就把他当做透明人。这几天下来,倒是令刘启暗暗感激。

其实刘海的内心更是如惊涛骇浪一般,他此时教的仅是些蒙学、或者四书中浅显的部分,不过他曾经跟着马融学了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对于教书也算是有些心得。但是每当他分出心神去“偷窥”那妖异儿时,却发现那妖异儿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其他人还快的多!

刘海哪里能醒悟到穿越者的优势,而且蒙学本身就是如同百科全书一般介绍东西,如果此时他讲的是四书中高深的部分的话。定然会发现刘启会迷茫的不能更迷茫了。现代人,除了古汉语专业的,真正读四书五经的又有几个?

刘启识字上手的很快,隶书与楷书十分相近。认字方面倒是容易不少,这也是托他曾经练过一阵毛笔书法的福。但令刘启头痛的是,他炕头上的“六卷天书”——真的是很难懂啊!

刘启虽说为人处世实在是不咋地,但也晓得自己的“独立特行”已经非常吸引人眼球了,如果此时他再提出去学字的话,恐怕就算他爹是族长也护不住他!他现在赖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