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三章 故事(2/3)

、家国民生比起来,个人的幸福又算得了什么?每到危及自身时,他们不就喜欢以家国大义说事?殊不知,真正的有志之士,早已经在牢中垂垂老矣。”

蝶梦道:“前面说了程三郎两次出关,那最后一次呢?他有没有实现理想?”

吴雪苦笑道:“这就是故事的十几年以后了。先皇驾崩,后帝临位,这时,众大臣又请柬将程三郎官复原职,继续边关抗敌。”

蝶梦道:“这是为何?他们不是忌惮程三郎官爵过高,怕威胁自身吗?”

吴雪摇了摇头,喟叹道:“因为程三郎已经对他们构不成威胁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又怎么能威胁到他们呢?这实在是一手好棋,先是彰显他们深明大义、义薄云天,对于往事既往不咎,又可将战败罪名推到程三郎头上。他们根本就没有指望老去的武神能打败强敌,只是找个借口推脱连败的罪名罢了……”

蝶梦叹了口气,久久失神,她看向戏台,下面已经没有什么人看了,只寥寥几个老叟,搬着凳子坐在台下,安静凝望着故事的发展。不知这戏曲,有没有让他们想起年轻的时候?

她有些不忍再听下去了。

台上演员呕呀的唱腔听起来格外悲戚,一股晚风吹过,徒增几分寂寥愁思。

戏已经到了最后一折,重新出发的程三郎已经老到步履蹒跚了,他带着官兵遥遥出关。最后,他骑在马上,只回头望了一眼神都残影,感慨一声,故事就此了结落幕。

最后的结局如何了?也许这就是结局了。没人知道程三郎最后的结局如何。成败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从新恢复了自由。就算已是六旬老叟,提剑骑上战马,他仍旧是那个扬蹄万里的战神。他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只为着最初的理想进发。

最后一折充满悲壮凄凉的气氛,看客无不唏嘘。坐在台下的老叟们依旧坐着,直等到舞台落幕收工,这才悠悠起身,搬着凳子蹒跚远去。

夜幕下,他们的身影淡去了。他们走得很慢,步履蹒跚。也许这就是他们自己的故事,也许永远也没有人知道。人生如戏,怎么样才能保证每一折都精彩上演不留遗憾?

吴雪和蝶梦漫步在街头,她依旧抱着那两把剑,无论吴雪怎么请缨提拿,她就是不肯交出给他。

蝶梦时而歪歪脑袋,时而点点头,一副深思熟虑的娇憨模样。

时辰已晚,可街上依旧人来人往。他们行色匆忙,人心惶惶。整个临江城都笼罩着紧张压迫的氛围。

蝶梦道:“他们这是干吗?”

吴雪道:“搬迁。”

蝶梦道:“搬去哪?是因为最近流传的什么关塞之变吗?”

吴雪道:“呃……也许吧……”他抿唇蹙眉,吐出一口郁闷的气息,“还能搬去哪呢……”

蝶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悠悠道:“我看呀,这也只是些流言蜚语罢了,只会教人心惶惶。这大军虽然压境,可却依旧在边关对峙,并没有真刀实枪爆发战争。再说……”她不由得咯咯娇笑了两声,“临江城离边关十万八千里,在这都人心涣散,那边关城市的人们呢?在此地都要举家搬迁逃命,那在哪里还安全呢?”

吴雪深以为然。临江城三面临水,要想进攻此城非走水路不可。而唯一一面平原之地,在临江城东面,要想从这里攻城,只能绕一个大圈,跨过连绵的高山。临江城实在是依天险可据,若是在此地都人心惶惶举家逃命,那哪里还有周全之地?莫不是全员退守云上天都,将万万里江山拱手让人?

吴雪叹了口气,笑道:“不过也很难说,若是、万一、哪天敌人真的攻打过来,又有几人肯下死心能够与城共存亡?又有谁不怕死?谁不想安稳?又怎么能强求他人赌上小命佯装安定自在?”

蝶梦笑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