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94章送回(2/2)



“宋家教养确实不错,有规矩,姑娘们端庄大方却又不失本性,各有特色,这就很难得了。要是我也倾向宋家姑娘,但我堂哥不喜欢,咱们着急也没用啊。”

崔浩一副很老成的样子,分析的头头是道,摆明了平日里就是当做成人在点滴中教养的。

“也对,算了由他们去吧,我都尽到责任了。你祖父给你请了个武当的武师傅回来教你,未来要更辛苦了。”

崔老太太摸摸孙子的头,十分心疼,却不能干预,知道这是为了孩子们好,崔家女眷决不能干预男孩的教养,这是崔家历来的规矩。

“不要紧,我自己也很喜欢,读书累了习武也是一种放松。别担心,孙儿能坚持住。祖父都是为了我好。”

崔浩不仅早熟心思更是玲珑,性格稳重极有毅力,越是如此老太爷越是喜欢,越是严厉嘴上甚少夸赞;反倒是不看重的儿孙,多有宽容,因为不需要费心费力了。

“哎!若是坚持不住就告诉祖母,祖母给你求情。”

崔老太太越发心疼大孙子。

“您可别,祖父又该训您了,没得为我吵嘴就是孙儿不孝了,习武是强身健体,本身也是君子六艺之一,不妨碍什么。

祖父很疼我的,每日都会过问,问的可仔细了,若是我身体坚持不住武师傅不会硬来的。

其实祖父是嘴硬心软,孙儿当中其实最偏疼我了,只是嘴上严厉些也是为了我好。”

崔浩眼里闪过一抹温情的笑容,似乎此刻才有了几分温度。

“好,我的孙儿最懂事孝顺了,祖母不问。”

过了半个月崔家最后还是定了王家的次女,听说长得美艳动人,很是出彩,王家也是清贵人家,和崔家也算是般配了。

虽然配的是崔家旁支的儿郎,但崔家是望族,有老太爷的名声在,再一个崔家儿郎科举入仕的人很多,年轻儿郎也是低阶官位居多,说明家族人才众多,未来可期。

宋家知道后并不失望,只是一笑置之,本来咱家姑娘就不愁嫁不出去,两家的关系还是一如既往的很好,并不妨碍什么。

而骄傲的唐思彤则被严嬷嬷亲自送了回去,据说当场就被亲爹给了一个嘴巴子,打的嘴角都出血了。

还是严嬷嬷劝住了,说孩子年岁够了该说亲了,宋家这年纪的姑娘也不去族学读书了,也该学着管家理事了,其实并不妨碍什么。

意思是我们不会随便坑害孩子名声,送回来也不妨碍你们说亲,对外什么事都没有,别担心。

宋家里外把事情做得极好,不让人说一句不好,也没有影响唐家姑娘的名声,十二岁送回去确实不影响什么。

唐家无奈怨不着宋家,自家姑娘不争气能怎么办呢,只能悄悄看人家,嫁出去就算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