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53章 国泰航空的企望(2/3)

并购时机已经成熟,准备迈出最后扩张的脚步,并购一至二家米国航空公司,完善企业全球性布局的最关键市场~北美航空市场。

根据会见日程安排

下午2.00

财团副主席董铭珠及格立集团总裁朱江红将前来汇报黄河科技集团、格立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

下午4.30

会见华夏奥组委赴港代表团一行,并于半岛酒店宴请贵客。

情况简报汇报完之后,韩建飞恭敬的问;

“董事长,您看日程是否有需要变更的地方?”

“可以,就这样吧。”

“明白了,秘书处就按此安排。”

王耀城点点头没有说话,目送着韩建飞离开,心中微微一叹;

财团企业发展到了瓶颈,每一家都想走上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跨国并购就是完善全球布局的最好方式,谁都不想落后。

这就像环球通信公司,香港上海大酒店集团一样,在财团企业阵列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卓有影响的领导性企业。

从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

王族基金刚刚任命的八位副主席,恐怕都要为各自麾下的企业摇旗呐喊,麻烦少不了。

发展的难题又回到了原点,王耀城必须要面对,让他感觉头皮发麻的是~恐怕又要和米国司法部反垄断机构打交道了。

这可不是好消息。

尤其是航空企业跨国并购,出于各国航空安全的考虑天生就敏感,很容易被反垄断机构盯上。

对于国泰航空而言;

现如今在亚洲和欧洲的航线都是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航企,可是在北美却只能排在第九位,南美航线第六位,成为企业发展的薄弱点。

国泰航空主要从事国际性跨州干线客货运输,加之经营有道,被评为2003年世界最佳航空公司。

在世界航空业大部分亏损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盈利,实属难能可贵。

米国航空市场,如今是一片血雨腥风。

自1985年之后

米国航空运输委员会解散,米国民航公司建立与兼并收购自由化,不再由政府管制,民航业逐渐进入自由竞争的状态。

放松管制使美国航空公司数量大量增加,票价下降,服务与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然而没有多久,严重隐患出现了。

航空公司数量急剧增加,最多时达到198家航空公司,这导致了行业间恶性竞争,大部分航空公司在竞争中被兼并或者破产,航空业一片动荡。

进入 90 年代初,北美市场仅剩下60多家航空公司,依然在微利和亏损的边缘苦苦挣扎。

此时,全球经济进入周期循环低谷,但北美航空业仍然处在加速扩张的过程中,成本高企,资金需求量大。

加之米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让原油均价有所抬升,在这种情况下米国航空业生存环境尤其严峻。

1990 至 1992 年的三年间,米国航空业共亏损超过 100 亿美元,约有一半航空企业倒闭或兼并,剩下不足35家航空企业,市场进一步的集中化。

进入1993年后,米国经济从低谷中回升,持续平稳增长,航空出行需求提升稳定,客座率从 1993 年的 63.5%上升到了 2000 年的 72.4%,迎来了长达 6 年的盈利周期。

可好日子也就到此为止了,米国航空业的景气并没有延续。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米国航空业再次进入亏损周期,2001 年至 2004年6月,全美航空业共亏损超过 600 亿美元,这是一个非常惊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