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九章 丰收年(2/3)

着一口气的衣服架子罢了,但一年后的今天,他们有了自己的房屋,有了自己的田地,还有了这些粮食。

“乡亲们!”他大吼了起来。

“里长,您就敞开了说吧!”回答他的,是同样充满了喜悦的吆喝声。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正在逃命,正在乞讨,今年,我们却拥有了房子,土地,粮食,还有平静安稳的生活,大家说说,我们要感谢谁?”他大声问道。

“万胜城!”回答他的声音依然响亮。

“还有谁?”

“陛下!”

“还有首!”

“靖国公!”

“是的,万胜城。陛下。靖国公。这一切都是他们给的。

我们老百姓,最重恩情,咱们能有今天的一切,都是因为有了万胜城,有了靖国公。”他转过身,向着万胜城的方向,深深的弯腰鞠了一躬。

“按照与万胜城的约定,我们今年收获的粮食,要上交给万胜城一半,先前有人找我,希望我可以少报一些收成,这样大家便能多分一些,我毫不客气的痛斥了他一翻。

人无信不立,万胜城相信我们,给我们造了房了,分了农具,分了牲畜,给了种子,更给了我们度过艰难岁月的活命粮,可到了我们该报答的时候,却有人想将这种报答打折扣,大家说,应不应该?”

“不要脸!”

“这种人该打嘴!”

人群里响起了斥责声,好几个人面红耳赤的低下头,悄悄地缩向人群的后边。

“好,我们小富村还是有信义的爷们儿多。”陈福海连连点头:“今年我们丰收了,但粮食怎么分,还得有个章程。我与几个长者商量过了,今年我们还得紧巴着过日子,不是因为粮食不够,而是得为以后思量≈里没存粮,任谁都心里慌啊,特别是我们这些挨过饿的人,大家说是不是?”

“对,里长说得是。”

“所以我们决定,这第一年按人屯粮,只要是村子里的一员,男人按一天三斤,女人和娃娃们一天两斤这个数目来分。这样分下来后,还剩下的粮食,便存入公仓,以备不时之需,大家觉得公平否?”

“行,就按里长说得办。”

“里长说得有道理。”

“既然大家没意见,那三年之内,就是这个章程了,三年之后,村子里会再将所有的田地分到各家,到时候,可就看各家的本事了。”陈福海笑呵呵的道。

对于村子里的状况,陈福海心里是门儿清,有的一家十几口子,壮劳力多,有的一家则只剩下孤儿寡母的,平时也出不了什么力,但作为里长,他也只能在与万胜城约定的这三年轻徭薄赋做努力照顾。

三年时间,足以让这些困难的家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直接的就是找个倒插门的女婿,其实像这种情况,不止是他们小富村有,周边的村子里,这种情况也极多,他们这些里长为了这些事也都是愁眉不展,都是老乡,总不能看着这些人受困,但一直这样吃大锅饭,其它人又有意见,也就只能以三年为限,拿万胜城来说事了。

徐梁从兖州府回到万胜城的时候,正好是各村往万胜城上缴粮食的时间,一路之上,络驿不绝的厩运送粮食的独轮车,诺,驴车等,到真是一派盛世之景,等到了万胜城,第一眼看到崔颢时,徐梁不禁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他的万胜城主正搬了一把椅子,坐在公仓门前,拈着胡须,笑咪咪地看着一车车的粮食推进了库房之中。

这是没事儿做吗?

直到邵一峰跑到他身边,捅了捅崔颢的腰眼,这位见粮心喜的城主这才猛醒过来,看到站在一边的徐梁,一下子跳起来向着徐梁跑过来。

“丰收了,粮来了,哈哈哈,不愁了!”崔颢眉开眼笑,手舞足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