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71章 木薯酿酒(2/4)

、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修古好学、务得实务,每求真是。”

“当铭记至圣先师凝斋公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凝斋学院成立当日,没起一丝波澜,没有一人观礼。甚至连近在咫尺的杭州城内,都没几人知晓。只有方鸣石曾经呕心沥血教导出的三名弟子,和一千背负着各种原因汇聚到一起的孩子。

书院并不豪华,更不厚重,只有漫山的桃花和翠绿告诉着世人:这里有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书院主体结构完成以后,学生们的日常活动由“义务劳动”改成了“体育运动”。山下修建了一百多个单杠、双杠、攀岩、匍匐相关的器具和二十个篮球场一个足球场,每天下午两节课后是自由活动时间,动物膀胱充气后缝制的篮球、足球变成了学生们的最爱……

颜子卿不爱篮球,喜欢足球。等“工匠”们学会规则后,终于开始了大汉第一场正规足球赛。开始的时候,颜子卿所在队伍所向睥睨,因为所有人都不敢冒犯他……半月后,颜子卿队伍像某国国足一般每战必败,因为他的队友都只传球给他,对面只需防住他一人便可。颜子卿的百般天赋,可惜没有一项在足球上。

颜子卿还很喜欢给学生们当教练,这回倒是每战必胜,因为23人大队伍全是他亲手挑选的,相当于传说中的“校队”。校队里有几个孩子极具天赋,一个叫文履善的擅长组织、策划,很像颜子卿喜欢的齐祖;一个叫沈存中的孩子,个子不高,聪明伶俐,喜欢一击必杀,貌似梅老板;再有个杨宠,牛高马大、身材出众、力大无穷,像佩佩。

在蹂躏和被蹂躏之间,颜子卿最终选择了蹂躏别人……

第二件事是关于那一百五十万亩地。

年前,冬耕之时,二十万亩中田都种下了小麦,如今麦苗还小,正由灾民们细心打理。但除了那二十万亩中田,可是还有一百五十万亩下田。下田因各种原因,或浇灌不易、或土地贫瘠、或多是沙土、或易被水淹,是无法种麦苗的。于是颜子卿当时下令种上了木薯。

木薯是这个世界特有植物之一。藤条通体发红,长有白点,在任何环境土地都能生长,产量惊人。结出的木薯拳头大小,一掐会出现白色浆状物,粘在皮肤上会瘙痒发红。木薯有轻微毒素,不能多吃。但在人饿极的时候,搭配上一些解毒野菜,比如蒲公英、鱼腥草之类,再伴上杂粮,也是可以食用的。只不过吃过后,会有各类不适反应:头晕、恶心、呕吐之类,只不过这些症状和饥饿比起来,什么都不是。

颜子卿命令种植木薯,管事们二话不说就安排了下去。因为众人都知道,颜家的粮食支撑不到第二年秋收。二十万人,平均每天每人要吃一斤粮,这还是有野菜、野物搭配的情况。一天一千六百石,一月就是五万石粮食。若按照九月才能收获计算,至少需要五十多万石米,可颜家仓库里只有三十万石,也就是说冬小麦收割后,颜家还要买上一批粮才够灾民们挺到第二年九月。

颜子卿种木薯的命令,在所有人、包括灾民们看来:就是打算节省那二十万石米,用收获的木薯坚持到九月的意思。管事们认为很正常,灾民们认为也很正常。任何一个灾民看来,颜家都已经仁至义尽,没必要也不应该再继续免费提供粮食。所以,灾民们已经做好用木薯搭配其他野草、杂粮食用,坚持到九月的打算。

但颜子卿却做出了:春耕前,把所有木薯全部翻出,汇聚到三个地方。春耕时全部下田按各自条件,六成种玉米,四成种红薯、土豆的命令。

三个汇聚地点分别在云西富阳府庆平县风云集、杭州府乍浦镇和泉州府风桥镇。为何,因为一个在云西、一个在云东、一个在云南。木薯一旦出土,只有十五天存放期,十五天之后便开始腐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