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2章 玉坠嬗变(2/3)

相互抵触,也该是玉坠上出现裂纹之类,怎么可能里边的绿色,会变成了好像活的一样?

白杨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再次验证。

他硬着头皮摸一摸那枚玉坠,只是稍稍有些冰凉之意。

他安慰自己这枚玉坠已经戴了十几年,不可能会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之后他把玉坠拿起来放在手心,不敢再去观察里边的那抹绿色,而是拿起发丘地印,慢慢靠近那块玉坠。

确确实实,手心有一些微微的颤动,而且玉坠的温度也飞速降低,很快变得寒凉如冰。

白杨再一次将玉坠跟发丘地印扔在了桌子上,呆呆地看着这两样东西,翻来覆去考虑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

然后他想到丁思诚告诉他说,发丘地印是陨石所制,具有极其强大的辟邪效果。

可玉坠一碰到发丘地印就有如此大的反应,莫非玉坠竟是一件邪物?

好像也不太可能!

毕竟这枚玉坠他已经戴了十几年,如果当真是邪物,他的身体早该垮了才对。

但事实是,他幼年时节本来身体孱弱,是爷爷将这枚玉坠挂在他的脖子上,说这枚玉坠是一件有灵性的宝物,能够令佩戴之人身体康泰百邪不侵。

而且在他戴上这枚玉坠之后,的的确确身体素质越来越好,近五六年甚至连一个小感冒都没有过。

可这枚玉坠确确实实跟发丘地印相互抵触,而且反应异常吓人,如果玉坠不是邪物,难道发丘地印反而是邪物?

好像更不可能!

首先发丘地印乃是古人用“天降神石”所制,本来就是为了避免发丘将军在进入大墓之后被邪气侵害;

其次丁思诚说这枚发丘地印是他们家传宝物,想必也是丁思诚自幼便佩戴在身上的,如果这是一件邪物,那丁思诚又怎么可能精精壮壮结结实实?

莫非丁思诚故意拿一块假的发丘地印给他,实质想要用这件邪物害死他?

那更是百分之百绝不可能!

唯一的可能就是,两件宝物脾性不和,所以相互冲突。

那就跟两个好人有时候也会相互之间看不顺眼是一个道理。

白杨勉强找出这么一个理由,虽然心里不踏实,他还是将发丘地印戴在脖子上,而将那枚玉吊坠,栓在了手腕上。

之所以没将发丘地印拴在手腕上,是因为发丘地印比较大,戴在手腕上太过显眼。

不过顶多就是一个星期而已,等丁玲玲赶到敦煌去跟他汇合,他就把发丘地印还给丁玲玲。以免这两间宝物相互冲突,反而对他身体有害无益。

当天就买了去往敦煌的火车票,晚上跟铁牛道别的时候,铁牛自然很不高兴。

可他身上的确有伤,不高兴也没办法。只能在第二天一早,送白杨独身一人赶往敦煌。

敦煌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汇处,是党河和疏勒河下游最大的一片绿洲,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闻名天下的佛教艺术瑰宝莫高窟、以及汉长城边陲玉门关和阳关,皆在敦煌辖区之内。

历史上的敦煌曾是中西交通的枢纽要道、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塞、对外交往上的国际都会、经营西域的军事重镇,在中华历史的长卷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之在敦煌地区遗留下的古物众多,而倒斗之风也是非常盛行。其中最大的一个倒斗门派,就是“沙海脚夫”。

听起来好像是很接地气的一个门派,事实上“沙海脚夫”最先就是穷苦人家组成的帮派。后来渐渐发展壮大,成了独霸整个酒泉地区的一个大门派。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沙海脚夫”顺应时势,起码明面上不再倒斗,而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