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两百七十章 对倭国的态度(2/3)

王世充,窦建德以后,他们立即就派了遣唐使来长安常驻,每年都有朝贡。

按理说,洺州应该会比其它任何国家都顺利的跟倭国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达成商业同盟的,可于秋对他们,却表现的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从商业角度上论的,倭国比新罗百济这些国家要大的多,人口也有数十万之多,经济量应该更大才是。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倭国人这么恭顺背后的原因,他们每年向中原王朝朝贡,到底是中原王朝占了实惠,还是他们倭国人赚了便宜,对倭国本土了解不多的中原人根本不知道,而对倭国物产非常了解的于秋却清楚的知道。

朝贡如果不能让倭国人大赚特赚,他们才不会那么勤快的往中原朝贡。

而且,历史上的倭国,正是因为对唐朝的学习,让他们实现了一次飞跃发展,自宋以后,就开始不断跟中原王朝叫板。

由于洺州银行未来打算发行银币,于秋一直在考虑,是趁现在倭国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将其灭了,还是利用倭国的现有政权,组织劳动力帮自己开发银矿,以低廉的成本,大量获得白银,在市场发行赚取差价。

两样都有利有弊,开战的话,可能会受到国际社会压力,引起所有的盟友不安,给大家留一个洺州会对外征伐扩张的印象。

而且,洺州军未来几年,将会有巨大的军费和人力的投入,用来维持对于倭岛的统治,弄回白银,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好处是,彻底的让这个民族成为过去式,因为,在于秋的统治之下,他们三代人以内,是没有反抗的可能的,被统治了三代人以后,他们就很难与中原王朝分开了,而且,那个时候,他们可能更加没有反抗的可能了。

不开战则会省事很多,直接就可以利用倭国的人力,获得大量的白银。

但是,保留这个政权,会让于秋有种不安的感觉,怕他们发展起来以后会后患无穷,反正,于秋是一点也没有把握改变这个民族的特性的。

一队洺州军在王猛的带领下,押解着十几辆囚车从洺津渡的牢房出发,进入了洺山深处,直往太行山脉方向走去。

囚车里面押解的,是这些日子王猛捉到的墨家子或山东世家派来的门客武士。

此时,已经回到山庄的于秋,则是亲自查看了两个被切断了手指的造船工程师的双手,拍了拍其中一人的肩膀道,“十指连心,你们当时一定很痛吧!”

“痛,但是再痛,我也不会告诉他们咱们洺州的造船秘法。”那位叫王拓的造船工程师含着泪道。

“我们全家的命,都是于都督的救的,洺州之所以能有今天,全靠于都督教咱们造东西,可不能让那些砸碎翻了盘,再骑到咱们穷人头上作威作福,于都督你放心,老王和我每只手还有两三根手指了,伤口好了之后,应该能抓筷子吃饭,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绝不给洺州拖后腿。”另外一个受到于秋目光注视的叫曾海的造船工程师,脸色有些勉强的向于秋笑道。

在这个没有麻药的时代,又是在炎炎夏日里,手指被人切断,即便是上了药,包扎了伤口,隐隐的疼痛也会无时不刻不折磨他们,半个月下来,他们的精神在疼痛的摧残下,越来越疲惫,是很难真心笑的出来的。

于秋也挤出了一个笑容道,“你们就是想拖洺州的后腿,我也不会给你们机会的,今天,就先随我一起去把断指之仇报了,等你们的伤养好了,我还有更多的任务交给你们。一个脑子里有知识的人,即便不用手,也能指挥大家,造出更大,更好的船来。”

“我,我们真的还能行?”王拓语气有些颤抖的道。

他的左手就只剩一根大拇指和小指了,右手,更是只剩一根大拇指,以后不能拿锯子锯木,不能拿锤子装订木头,基本上就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