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一章 宫门政变(2/3)

个大明帝国的日常治理权柄,但是还保留着军国大方针的权柄。

特别是奏折中提到的:如果大明出现了一位昏庸帝王,君主立宪制便可以最大程度的限制帝王权柄,可以将昏庸帝王对帝国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而大明帝国如果出现英明之主,内阁也不会成为绊脚石,而是可以成为帝王的挡箭牌和得力臂膀!

于是,成化帝沉默了,瞪着刘君韬一言不发。

刘君韬叹了口气,行礼说道:“陛下!今日臣愿承担一切后果,臣愿背负史书中一切骂名,只是肯定陛下准许此议!”

“请陛下下旨!”

广场上,数千龙骧军将士齐声道,同时齐刷刷的单膝下跪行礼。

成化帝的脸色越发难看,看着在场的文武大臣,怒声问道:“你们也都同意吗?说话!”

蓝思齐、向群、黄武、唐宇、张玉清、郭永忠、刘子安等一众大臣当即一同叩拜行礼,大声说道:“臣,附议!请陛下下旨!”

话音刚落,在场的数百文武大臣或是同意、或是被迫同意,全都异口同声的请求成化帝下旨。

眼见如此,成化帝脸色灰白,身躯更是微微晃了晃,幸好被身边的太监搀扶住。

“朕,累了!”

成化帝的声音好像从乌云之中传来,十分飘忽,但又蕴含着雷电一般的怒火。

说完,成化帝转身便走,汪直看了一眼刘君韬和在场的文武大臣,挥了挥手,身旁的两名太监便捧着玉玺和一卷空白的圣旨走了过来。

汪直则是一言不发的快步赶去,带着一众西厂护卫、宫中护卫簇拥着成化帝离开了乾清宫,返回寝宫而去。

刘君韬的脸色也是很难看,剩下拟定圣旨的事情自有蓝思齐、张玉清等人去办理,刘君韬自然不会去亲自过手。

此时,刘君韬看了看在场的文武大臣,心中想要说些什么,但话到了嘴边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最后,刘君韬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在场的文武大臣顿时如释重负离开了这里。

“阁老……”

向群和刘子安等人眼见众大臣全都走掉了,无不紧张到了极点,众人都主张让在场的大臣留下白纸黑字,将这些朝中大臣全都拉上,今晚在乾清宫门发生的一切,决不能让刘君韬自己独自承担!

虽然今晚之事是刘君韬主持发动的,但刘君韬是为了大明,这些朝中大臣也不能置身之外!

但是刘君韬突然之间却没有心思去想这些了,只想着回到府中喝杯茶,发发呆。

“由他们去吧!”

刘君韬说道:“他们要是想做些什么,光凭一些纸面上的东西,是顶不了事的!”

蓝思齐、向群、黄武、唐宇、张玉清、郭永忠、刘子安等一众大臣闻言不好再说些什么,不过刘子安却是顿了顿,接着说道:“阁老,陛下那边如何?”

刘君韬眉头紧锁,沉声说道:“告诉汪直:要想保证陛下的安全,要想稳定朝中局势和天下大势,就不能让陛下随意出宫,不能让朝臣随意见到陛下,更不能让陛下的一些不合时宜的旨意出宫!”

刘子安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下官这就亲自去找汪直!”

接着,刘君韬对兵部尚书向群说道:“立即调整宫中防务,全部交给龙骧军负责,并且从今晚起,京城内外驻扎的天策军各部、新军各部立即进入战备状态,全城戒严!”

“得令!”

从这晚起,京城内外便戒严起来,紧接着,北直隶、河南、江南、四川等地的文官、驻军将领纷纷公开指责刘君韬,甚至有一些将领公开召集兵马准备北上京师征讨刘君韬。

但是这些只是个别的将领,而且还是一些不自量力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