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六六章 忠臣,大忠臣(2/3)

州士绅啊!

万一逆党不是进攻南京,而是沿青弋江北上,越芜湖进攻巢湖继而进攻凤阳怎么办?

杨某得为中都安危着想!”

杨信说道。

“不是去打土豪分田地?”

张邦政疑惑地说道。

“这个,田地还是要分的,但那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还是去保护庐州士绅免遭逆党荼毒。”

杨信很坦诚地说道。

张邦政差点一口唾沫直接啐他脸上……

“瀛国公,阁下自诩为忠臣,难道这就是忠臣?”

他说道。

“忠臣啊?

这当然是忠臣!

而且是大忠,杨某承认此举乃夺士绅之田,可杨某将其改为皇田,杨某夺士绅之田给陛下,这难道不是大忠?至于是非对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都是陛下的土地,那又有什么不对的?

张知府,我倒是想问问你,你还是不是陛下之臣?”

杨信义正言辞地质问。

“陛下已然下旨,归还士绅田产并停止皇田民兵化。”

张邦政说道。

天启的确已经下旨了。

在上次王体乾返回后,这道返还除昭义市以外,其他各地士绅被分田产,并从此停止皇田民兵化的圣旨就发出了,而且还是以诏书发出,正式公告天下的。

“那是奸臣蒙蔽圣听!”

杨信很干脆地说。

话说此刻的他和衮衮诸公们仿佛都拿错了剧本一样,他开始喊朝廷有奸臣蒙蔽圣听,所以他这个忠臣不用听京城发出的命令。但衮衮诸公们则像当初他打着天启旗号胡闹一样,打着皇帝旗号宣传他的谋反,就像他罗织罪名对付士绅一样,给他栽上一顶顶谋反的帽子。

“焉知不是阁下欲谋反?”

张邦政忍无可忍地说道。

“张知府,我就问一句话,这普天之下,是不是莫非王土?若是,那我杨信抄没的士绅田产献给陛下,究竟有哪里不对?若不是,那我杨信无话可说。

今天咱们就好好说道说道。

我就不明白了,我这样一个对皇帝陛下忠心耿耿的忠臣,做些对皇帝陛下有利的事情,怎么就成奸臣,怎么就谋反?这种事情没有过吗?当年太祖强行迁移江浙世家大族数十万人填凤阳,难道不就是这样?杨某效法太祖故事有何不对?张知府身为皇帝陛下之臣,不但不帮我,还跑来横加阻挠甚至诬陷我谋反,这究竟我是忠臣还是你是忠臣?”

杨信喝道。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

张邦政脱口而出,但紧接着就闭嘴了。

这时候大同国思想也算是深入士绅之心了,毕竟这是对抗君权的理论基础,承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么天启想做什么都是对的,士绅必须服从,哪怕他继续抄家分田地。但如果以天下人之天下作为理论基础,那么他就无权随意抄家,士绅们无论支持不支持地方自治,但这句实际上出自六韬的话却必须拿来。

因为这句话是保证他们田产不会被随意夺走的依据。

北方士绅也一样。

甚至这时候就连北方那些大儒如鹿久征,包括**星这些都已经开始公然鼓吹这句话,一些御史也开始引用,孙承宗在后面推波助澜,目的就是让天启习惯这句话。

然后形成默认的事实。

他们对付皇帝一向这样,比如士绅的免税,从朱元璋的只免徭役不免田赋,到后来的连田赋也免,再到一品万亩,都是这样一点点改变,甚至什么时候改变的都查不清。皇帝不可能把历时两百多年的政策如何演变都理清,别说这个,就连玉玺的演变都得朱国祯专门研究出来,以奏折告诉天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