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22章 我肚子饿了(2/4)



曲文去过不少国家,见过不少国家风土人情,房屋建设。令他羡慕的是,那里的平民百姓大多都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房子,而华夏普通工人穷尽一生未必能买得到一套房,就算买到了还不属于自己,最长七十年的年限那是啥毛设定!如此坑爹的规定,全世界只有天朝才有。

此外强拆、恶意征用更不用多说,这要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允许私人持有枪支的地方,有明文规定,在不经屋主同意的情况下,擅自闯入私人地盘,就算是警察屋主也有理由开枪,保护自己的财产。

当然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就华夏的情况而言是绝对不可能私人持有枪支的,否着那些公仆和富人不得全被突突了!

因为身边有不少朋友都在体制内工作,曲文的思想无意对政治变得敏锐起来,很多事情都很容易往上边联想。

在内心笑了笑,跟着上官晨来到院中凉亭坐下,这时上官家的佣人把醒酒用的茶水端到里边。

茶是上等的毛尖,在国内的价格不低,到了美国就更贵了。

上官晨坐在石凳上,细品一口香茗,慢慢的就像在脑中回忆起一部老故事。

“怎么你不喜欢喝茶?”坐了好一会上官晨问道。

老家几位老太爷喜欢喝茶,师父和父亲也喜欢喝茶,曲文也染上了这个习惯,茶叶成了家中必备品,又怎么会不喜欢呢。

笑了笑:“喜欢,在家里常喝,刚才只是在观赏风景而已。”

上官家的整体格局就像旧夏华里靠酒店为生的大家族,沿街的餐馆酒店,中间是休息活动用的院子,后边是主家的住房。像这种格局在华夏二三十年前能拆的就差不多都拆完了,后来留下的一些也没能逃过强拆的恶运。

“风景。这里能有什么风景,就一个旧院子而已。”上官晨说道。

“上官老爷子。你离开华夏太久了!”曲文有感而发,普通老百姓或许没有这么深刻的感受,他因为职业的关系对这些老物件特别敏感。

改革春风吹满地,华夏新楼遍大地。

新的东西是多了,老的有文化价值的东西都没了,不该保留的没留下,该保留的也没留下,最后孩子们只能在照片中学习认知自己民族的历史。

曾经有位著名学者提出个很狭隘的历史观点:如今唐朝在日本。明朝在韩国,清朝在美国,华夏已经丢失了自己!

虽说这一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只是一种农耕民族在反思自己的历史过程中逃避自身民族的弱点而将失败的原因归罪于其他民族的责任逃脱。

但是有机会到外边看看,便不难发现在那些国家确实存在很浓的华夏历史民族风,这不是从思想方面看待,而是从建筑工艺。文化遗留。和式建筑中有很浓的唐代风,韩国建筑近似明朝,清朝到民国的风格特别都远飘到地球的另一半。

这种文化的流失是我们这一代人种下的,等我们这一代人成为历史也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从曲文的语气中听出一种无奈和愤慨,上官晨惊讶的看着,这是一种成熟。善于思考的表现。这种表现一般出现在有深厚社会经验,有足够人生阅历的人身上。在曲文阳光帅气的脸上现出,有一种强烈的感观反差。

“也许吧,人生总是太短暂。”上官晨随声长叹,似又想起些什么。年轻时的回已再度浮现眼前。

俩人安静了一会,上官晨接又问起:“听说你和华龙的弟子是好朋友?”

“不是朋友。是兄弟。”曲文帅气的脸蛋笑起,表情随和而暖人。

“是吗。”

俩人又安静了下来,上官晨放下茶杯定定的看着曲文,不久前听说帮会长老段东辰被打伤,身为朋友气愤不已,后来又听说打人者是故友弟子的朋友,对方出手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