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42章 桃花流水鳜鱼肥(3/4)

只有一伙一伙的麻雀。

二、黄石的长江水域的水产也不以鳜鱼为主,而是以鲶鱼为主。

鳜鱼喜欢在溪流里生活,长江水流太急。

而《湖州志》记载湖州水网纵横,尤以鳜鱼为多。

三、黄石的西塞山上没有桃花。

四、黄石的西塞山关于玄真子(张志和)钓鱼台,并不适宜垂钓。

此台处在悬崖峭壁上,海拔176米。

下雨天去这里钓鱼,是非常危险的,稍不注意就滑下悬崖。

张志和是去钓鱼,不是去自杀。

五、黄石的西塞山位于黄石市东郊,应该称为东塞山。

而湖州的西塞山位于湖州西郊,名副其实。

六、张志和共有5首《渔歌子》,第三首第一句“霅溪湾里钓鱼翁”,这个“霅”字是湖州专用。这5首《渔歌子》是组诗,写一个地方。综合来看,西塞山是在湖州无疑。

七、张志和曾在唐大历九年,公元774年,来找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

舴艋舟就是颜真卿送给张志和的。

对于湖州的观点,黄石方面当然不能认同,他们也有自己的理由。

一、早年时候,黄石地名办专家去湖州,并在蔗江范围内查找相关资料,认为湖州并没有西塞山这座山,只是“古云”有西塞山。

黄石方面认为湖州本没有西塞山,是后来随便找个座命名为西塞山。

湖州只有西塞,而没有西塞山。

西塞是春秋战国时,楚国和吴国的屯兵之地,这附近并没有山。

二、黄石的西塞山上有的是桃花和白鹭,比如在牯牛洲、章山,有成群的白鹭。

三、黄石境内河湖纵横,并非只有长江,自然也就有鳜鱼。直到现在,鳜鱼都是黄石的名菜。另外,鳜鱼是适合长江等湍急水流的。

四、不仅只有张志歌诗里有“西塞山”,很多诗人都提过到“西塞山”。比如苏东坡,有一首《浣溪纱》,开头就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而散花洲就在黄石,西塞山的对面。

苏东坡不可能在一首词里并列两个相隔千里的地名。

五、南宋大诗人陆游确定西塞山在黄石。理由是他在《入蜀记》写道:大冶县的道士矶,又名西塞山,是玄真子(张志和)《渔父词》所云之地。

像西塞山这样超级有名的地方,两地争夺是可以理解的,谁不想为本地的经济发展添上一把旅游之火?

以致黄石和湖州双方各显神通,用自己的逻辑和所找到的资料来证明西塞山在自己境内。

从旅游角度讲,对“西塞山”的开发,湖州走的相对较快。

在前世,像类似争夺名人或名地的事情,非常多。

各自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可以理解。

王子安觉得,两地争夺一个名人或名地,实际上谁也争不过谁,各有各的理由。

与其这样,不如同时开发,不必说对方是假的,各玩各的。

至于游客愿意去哪里,让市场来说话。

“你们也点一个菜,我们再去选鱼。”王子安说道。

于是,在刘仙女她们各自点了一道菜后,大家一起出去选鱼。

“你们看这条,它活泼乱跳,好讨人喜欢,身体一定很健康,让人羡慕,先抓这条。”鱼缸前,伊凡卡指着游得很欢快的那条鱼,对着抓鱼的小伙子说道。

小伙子一脸震惊。

讨人喜欢,就要杀它吃它?

果然是越漂亮的美女越危险啊。

古人诚不欺我。

幸亏我交的女朋友很丑,现在我不止觉得很有安全感,还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