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主公,秦疑(2/11)

原地休整,在城外遍地营寨,炊烟升起,竟是一副打算长住之相。

——

郢都国议厅

楚沧月淡紫王袍散于垫层,坐于檀木屏前,厅中的两排座位已满是朝中大臣就坐,官服各异,隆重而沉抑。

淡淡的暖黄阳光从窗棂洒进室内,铜钱大大小小的光斑映在白玉地砖上,浮起了光尘明亮,角落处摆放的铜树灯火明齐,却融不入这一厅殿中央内的肃穆深沉。

有臣疑虑:“主公,你道这秦国大军是何意思,集大军在城外,却不攻城?”

有人蛮直:“管它的,我们正好可以调动国内兵力,里应外合一力击溃秦军!”

“……会不会这其中有诈?”

主要是... ;主要是被对方接二连三的计谋搞坏了心态,他们现在都些心惊胆颤了,现下郢都关于秦军五十万大军压境的消息甚嚣尘上,止都不住,人心惶惶如同散沙。

别说平头老百姓慌了,他们也担心一转头,又是一个让人头炸脑裂的事情发生。

公孙长良抚了抚美髯,沉声道:“国君,王翦乃老将矣,此举绝有深意。”

楚沧月亦赞同,他问:“秦国五十万大军,是如何归置,可有打听出来?”

郢都令拱手:“回国君,他们眼下盘桓在三十里地外的邱游河附近,他们就河取水煮食,营帐连绵,炊烟不歇,兵漫漫而庞大,然吾军中斥候曾从高处山永监测,秦军人数应不足五十万。”

公孙长良讶道:“这么说,他们秦国虚报了军数?”

立即有人兴奋一拍案:“果然,我就说,秦国就算这些年发迹起来,从十几万的兵力增长,也不定敢一下派遣出五十万兵力,难不成他们秦国便不留了兵力防守?倘若倾国而出,他们秦国怕不是真的打算给赵国送菜?”

廉风脸上亦有喜色:“国君,若当真如此,秦国便并不足以为患,他们愿意驻地邱游河便由着他们,待我军备齐兵马,时间拖长了,必然是他秦国先垮。”

楚溟这时拱手道:“叔父,衍以为备军迎战虽为首要,但也绝不能放松对方的一举一动,眼下秦国如巨虎在门,城中百姓成日提心吊胆,流言蜚语不堪入语,还需派人安民稳定人心。”

楚沧月握拳抵唇,轻咳了几声,他这段时日脸色比较苍白了许多,但精神却并没有颓靡:“衍儿所言有理,那此事便交由你去处理。”

他又对众臣:“继续派斥候再探,想办法深入秦营,探出具体情况。”

——

隔日,楚国斥候继续来报。

“禀国君,秦军在上游布渔网,还开始挖地栽种,疑似要自给自足。”

内侍大臣李易一听,神色恼怒:“秦军莫不是太过份了!”

项虎也傻眼了,他怒笑了:“难不成他们还打算在我们城门前安家?”

廉风昨夜思计了一夜,他有一法倒是可以两全齐美:“此事有古怪,国君,我们不如派使臣前往交涉,一来弄清楚对方的真正意图,是欲战还是欲和,亦有个说法。他若让特使入营,便表示他们风光磊磊,倒不怕被人窥探 ,并没有搞什么阴谋诡计,我们亦可以趁此机会观察营地具体真实的情况。”

“可他若不见使臣呢?”公孙长良问。

楚沧月倒是听懂了廉颇风的意思:“廉卿的意思是,若他拒绝,这表明秦军心虚不敢应战,那虎威之势不过是假相,他们或许另有计谋,但一切的诡计在强大的差距面前却都是虚设。”

此计妙!

“那派谁去合适?”公孙长良问。

“不如让小臣去吧。”陈患站出来,他清秀斯文的脸上没有多少情绪,温声自荐道:“患自问比不得在座楚国肱臣大有用处,这等小事便由忠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