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聚变之辉的曙光(2/3)

过去的经济实在太落后了,他们注定找不到什么。

……

“最近的研究还顺利吗?”每周夏曦都会抽出一两天时间来和谭欣瞳打个电话,平时也通过微聊在聊天,只不过最近这段时间夏曦都在忙于处理微屿联邦的事务,联络得比较少。

“还行吧,教授好严格啊!那些公式看起来就像天书一样,不过还好我还是很聪明哒,都已经琢磨得差不多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我这个学期就能参加到项目中去了!”谭欣瞳的语气似乎有些得意,但随即又有些沮丧地说道:“你不是说好在这里等我的吗,你都没在学校里待多少时间。”

“呃,我是真的有事,公司这边比较忙嘛毕竟。你们教授研究的是什么课题来着?我记得是和等离子有关的?”

“切,没意思,好不容易打个电话,你倒是关心起我的学习来了……不过你说的没错,我的导师现在在做高温等离子约束相关的课题,据说和可控核聚变技术有关呢!”

“可控核聚变啊,那可是个热门研究方向,努力加油吧,说不定以后还能帮上我呢。”

“帮上你?”谭欣瞳停顿了一下,问道,“你不是在做游戏公司吗?怎么还要用上核聚变技术了?”

“哈哈,我可没说我只打算做游戏呀!企鹅公司你看着他们风光,可是一年才赚几百个亿,那算的了什么。说起来,我在网上也看了一些核聚变的相关知识哦,要不我考你一下?”

“考我?你该不会以为网上那些民科说的东西真的有什么参考价值吧?”

“唉?我还以为可控核聚变是个挺简单的东西呢,毕竟太阳都烧了这么久了。”

“不可控的核聚变在理论上当然简单了,但想要稳定利用核聚变的能源可不简单啊,二三十年前就说50年了,现在还是说50年内,谁知道具体要到多少年。”

可控核聚变难么?当然难,但那是因为试错成本太高了,而且高温等离子体的危险性很大,每次实验都很谨慎。

但涉及材料学的方面,又需要大量的试错,以至于绝大多数新材料根本就不是通过实验方式得出的,而是来源于一次次“意外”,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很难说可控核聚变还需要多少年才能真正的实现输出大于输入。

但可控核聚变实际上也不难,要知道上一个世界线中,夏曦使用的粒子步枪的弹匣就是应用二代核聚变结合冷聚变技术制造的聚变核心电池,行星际飞船使用的是三代核聚变技术供能的离子发动机,威斯登人的核聚变技术应用已经深入生活。

实际上,一代核聚变技术,如果有了明确的技术方向,在生产工艺上可以说是没有难度的,毕竟按最容易实现的仿星器技术路线,需要的只是更强的超导磁场、更优秀的等离子体控制方案、更合适的内壁材料,物理学上的障碍其实早已解决得七七八八,剩下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材料学和计算机科学上。

材料学的主要桎梏最主要的就是在实验室里找到正确的材料,其次的就是将它从实验室里搬到工厂里,而夏曦的脑海里,正好就有正确材料的全部信息和生产工艺!

至于计算机科学方面……你觉得人工智能在这种方面的潜力会如何?

夏曦随便问了谭欣瞳两个关于等离子物理的问题,一下子把她给问住了,不过夏曦也没有非要谭欣瞳给出答案,只是神秘地说,如果想不出来就去问问教授好了。

问了一下郝教授的情况和她日常的趣事之后,夏曦就挂断了电话。

他问的那两个问题谭欣瞳自然是不怎么可能解得出来的,但这两个问题却是可控核聚变技术中最后的理论难题,如果解决了这些理论问题,那么距离可控核聚变就只剩下材料学的问题了,意味着现有的实验装置可以主要应用于对内壁材料的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