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八节 办大事(三)(1/2)

“登州,我来也!”

韦晞带着马队,抵达登州。??中文 ???.???.??

这是一座座新生的城市,行政区域始建于公元621年,是当时的唐高祖设立,领文登、观阳两县,此后管辖范围及治所不定,甚至有段时间废置登州名称,但人们习惯性地叫这座城市是登州,在驸马都尉韦晞上书后,确立他担任登州刺史职位。

在山岗上望着下方的登州,可见到海边长长的码头区,舟船往来,十分繁华。

登州的达与航运有关,推溯到前朝,因为对高句丽的战争,登州承担着兵员输送和物资运输重任。

唐朝定鼎之后,太宗皇帝、高宗皇帝先后征讨高句丽,登州继续繁荣昌盛。

目前战事告一段落,但与新罗、倭倭的贸易让登州的繁华不减,尤其是登州地区是倭倭遣唐使到达大唐线路北线的第一个大6落锚点,因此登州的地位重要。

韦晞望着这座海港城市,眼中尽是一片热切!

他的城市,任他规划,这是重要的一环。

将让他一展抱负,让他得到珍贵的地方主官履历,将来有机会出任“同中书门下三品”亦即宰相尊位。

所谓猛将于卒伍,宰相起于州部,只有当过一州刺史和一部尚书,方有机会出任宰相。

当韦晞眼望登州时,他的随从中,也有一位年轻官人眼里泛出狂热,那是李七郎成俊,并州人,之前在洛阳与一位小娘子易三娘私奔,得韦晞之助,往通湟县军前效力,不仅娶下易三娘,更因为他是读书人,军中缺乏的人才,且办事巴结非贬义,得韦晞每次军功时都加他的名字,已为中府长史从七品上的官儿,他将随韦晞同行,助他一臂之力。

……

韦晞到来受到了登州地区官员的热烈欢迎!

谁都知道这位驸马爷的实力所在,到来此地,应为镀金,大伙儿侍候他开心了,在他面前挣个熟脸儿,有大伙儿大把大把的好处。

也有的老成官员,则在担忧这等贵人,到此来折腾,大伙儿有得辛苦!

果不其然,韦晞甫一到任理事,即来施政三板斧。

第一斧,自然是成立我大天/朝特色的“城管”部队和环卫处喽。

韦晞借口市容不整,牛羊马匹公然上街,小贩档口摆到了刺史官署门前,街道上烂泥、屎尿遍地、垃圾遍布。

有了地位就是不同,刺史官署以一句话“贵人不爽”,即令所有官吏屁滚尿流地想方设法与刺史方面的代表李七郎商量如何做到令贵人满意!

于是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不外乎即是

一、城市内平整土地、水泥铺路,做到道路光鲜,切勿再有烂泥屎尿,以免让贵人出行无处下脚。

二、建立步行街区,不得牛羊马匹进入;

三、成立新颖的城管队伍,归入地方官的捕快行列中,专职纠察市容,例如不许乱摆同时兼职找小孩子、寻找失物、问路、扶老人过街、查盗等义务。

没办法,人手缺乏,城管什么都得做。

四、成立环境卫生委员会,由各级的副手担任主职,负责环境整治。开展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天知道贵人为什么起这种名字,不过贵人说什么都是对的,城内各处大搞卫生,各店铺实行“门前三包”,自行搞定卫生。

五、……

这些措施,对于官府机制影响不大,也不侵犯到官吏们的利益,相反,多个机构就多个位置,是以官府也拥护。

以贵人的威望行事,不致于引起反弹,成效却能立竿见影。

环境好了,市容市貌好了,到来的行商进城后都给吓了一跳,这还是以前的登州吗?

至于经费,登州有钱!而且韦晞到来,自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