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朝天子 末章 后来(7/8)

了,当初去澹州接人的时候,哪里能不提心吊胆?谁又能知道那个面容清美的少年郎,如今却成了这副模样?

范闲斜乜着眼,打量着藤子京的难堪表情,心情大佳,得意之余生出些快意来,暗想你这厮太不长进,打死不肯做官,只肯赖在府里,不然若你去做个州郡长官,我再让那州郡改名叫巴陵,岂不是恰好一篇大作出炉?

桑家姑娘却似无所觉,依然正色唱着,唱的无比认真,似乎想要将某人滑稽地一生,从头到尾,用一种伤感地语调唱完。

……

……

春,时近暮春。

在澹州城外的悬崖上,范闲牵着淑宁软软嫩嫩地手,站在悬崖边看着眼前无比熟悉的海。淑宁望着微有忧色的父亲大人,用清稚的声音说道:“父亲,桑姨那首曲子你好像不喜欢,要不要淑宁唱一首给你听?”

“好啊,就唱一首彩虹之上吧,我教过你的。”

淑宁为难说道:“可是这种洋文好难学,大伯在东夷城里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老师。”

范闲笑了笑,说道:“那便不唱了。”

他看着身畔的女儿,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了很多年前澹州城内的那个小黄毛丫头,也想到了皇帝陛下死前说的那句话,沉默不语,有些挂念不知在何处的妹妹。

……

……

“你不要总跟着我。”一脸冰霜的范家小姐,此时做着医者打扮,身后背着一个医箱,行走在一处偏僻的山野里。她看着身后像个流浪汉模样的李弘成,冷冷说道:“柔嘉都生第二个了。你这个做舅舅地不回府,再者说,靖王爷想些什么,难道你不知道。”

李弘成将头顶的草帽取下扇了扇风,看着树旁的范若若,极为无赖笑道:“父王想要孩子自己去生去,我可没那个时间。”

“你还要跟我多久呢?”范若若咬着嘴唇。恼火地看着他。

“已经跟了五年了,再多个五年又如何?”靖王世子李弘成。牵着那匹比他还要疲惫的瘦马,微笑着应道。

范若若一言不发,放下了笠帽下的纱帘,往着山下升起白烟的山村行去,只是心里偶尔想着,被这厮也跟成习惯了,那就且跟着吧。

……

……

范闲的手握着淑宁。指间触到温润地一串珠子,低头望去,才发现是那串很多年前海棠送给女儿的红宝石珠串,睹物思人,范闲不禁一时怔住了。

“朵朵阿姨什么时候再来看我?”范淑宁明显拥有比她年龄更加成熟地思维,一见父亲的神情,便猜到他在想什么,极为体帖地问了一句。反正这时候两位母亲都不在身边,谁也不会管什么。

范闲笑了起来,说道:“等她在草原上累了,自然就会来看你。”是的,海棠又回到了草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来。而北齐的皇帝和司理理呢?宫里那个小名叫红豆饭的丫头呢?听闻明年的时候,红豆饭便要正式被册封为公主了,然而这些年北齐皇帝一直没有子息,朝堂上有些扰嚷,也不知道那个女皇帝究竟准备怎样应对?

莫不是还要找自己借一次种?范闲绝对不会介意这种牺牲,想着剑庐里的场景,马车里地场景,他的眼神都变得柔和了起来,开口说道:“淑宁,想不想去上京城逛逛?然后咱们再去草原。等你年纪再大些。咱们就出海。”

“好啊。”淑宁兴奋的叫出声来。

范闲的目光落在悬崖下的海面上,忽然看见了一艘船正向着海港驶来。在甲板的前方隐隐站着一人,手持一竿青幡,立于猛烈的海风之中,好在潇洒如意。

王十三郎来了,范闲的身体微僵,双眼微润,心头生出了无穷地感激之意,十三郎既然从北方归来,一直在大东山上养伤的五竹叔,应该离归来的日子也就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