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一章 别馆(1/3)

固然只是婚前的暂时住所,以及婚后的别馆,但考虑到赵陌的身份,这个宅子的改建工程当然不能太随便了。

况且,赵陌如今正得圣眷,也不知道他会在京城住多长时间。他的封地在肃宁,离京城不过是几百里地,快马一两天工夫就能到了。无论是远控指挥封地上的事务,还是回往处理公务,都花不了他多少时间。只要天子还盼看他留在京城,那他住在那座别馆里的时间就会很长。这样的住处,自然不能太将就,总要让他感到舒适自在才好。

秦含真看着那张图纸,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这是一座范例的坐南朝北的宅子,透风和采光可能都会有必定的缺点。再看它的东路,恰好遇上承恩侯府花园的活水流出往,形成了暗渠,环境比较湿润,这处所假如拿来住人,确定会不大舒服的。再加上透风与日照的问题,秦含真都不知道前头的屋主为什么要选择与妻子一块儿住在这里。

东路住人的院子并不大,校场上据说已经杂草碎石遍地了,为了赵陌将来的身材健康,这里还是改建成园林之类的场合吧,充分利用上那条暗渠,将水引到地面上来,也可以形成一条小溪流,在园中蜿蜒而过,定能为园子平添几分风景。有句话说得好,园无水不活。永嘉侯府的花园就没有活水,只有一个小小的莲池,里头养了点鱼,充作一景,池水却得要经常换才干避免发臭,十分麻烦,秦家三房高低都不大爱好往那儿往。但肃宁郡王府别馆的新花园完整可以补充这一点,日后祖父祖母若想过来赏景,也不过是抬抬脚的事儿。

秦含真再往看中路与西路。她感到,这里既然是别馆,而不是王府正宅,那么也不必非得照着寻常宅子的格式,中路前院要如何,正院必定得是家主夫妻住的,然后老人住在哪儿,儿子住在哪儿,女儿又住在什么处所……等等等等。别馆嘛,索性就改建得为所欲为一点儿。东路都要全部变花园了,那就把花园扩大一点儿,选几处比较干燥的处所,建些轩馆楼台,供人进住好了。住在花园中,风景好,心情也会随着好的,连空气都比别处清新几分呢。

对了,还有过街楼的地点。

秦含真回想了一下对街那宅子的地位,由于拿不准赵陌到底拿到了多少左邻右舍的地皮,她只能大概估计一下,西院前院多半就会是过街楼南楼所在的地位了。这楼可能要建上两三层才行,三层最好,可就这么建楼,也太无厘头了些,要拿它来派什么用处呢?

假如这楼够大够宽,其中一部分拿来做库房也是可以的。永嘉侯府与承恩侯府最北边的小楼,几乎都是这样的用处。但秦含真感到,换到赵陌的别馆上,这可能并不是什么聪慧的做法。在郡王府建好之前,在别馆里给赵陌的家什寻个存放的地儿,倒也没什么要紧的。可等到郡王府建好了,还把东西存放在别馆里,日后正宅那边需要用什么东西时,难不成每次都要把物品抬着穿过街道,送到对门的王府里往?

太麻烦了!也太引人注视。若是改从过街楼里走,上高低下,搬搬抬抬,也太不方便了。还不如直接在郡王府那边修库房呢!

秦含真感到,假如这边真的要建一座楼,那还不如建个图书馆什么的。正巧暗渠就在宅子地底下通过,引一条水流围着楼转上一圈,还能防火不是?当然防潮措施也得做好。

秦含真想起自家祖父秦柏的外书房,由于前来向他请教学问的晚辈后生越来越多了,有时候她也会跑往那里翻阅书本或字画,祖父秦柏有时候想要清安静静地看一会儿书,或是刻个印、裱个画什么的,都免不了受打搅。可是秦简、卢初明兄弟几个有心要在科举上出头的,前来向秦柏求教,又或是寻找各种参考材料,又是理所当然的事儿,秦柏也很兴奋能指导他们的作业,借书给他们看。但他一旦把人留在外书房里学习,他自己的空间就受到了挤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