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三章 冤案(1/3)

姚氏一旦下定了决心,有些事还是进行得很快的。实在,她早已有所筹备,只是此前一直在迟疑,方才迟迟不曾动手罢了。如今她断定儿子已经失往了蔡家这门上好的亲事,恨意满腔,先前的顾虑便都抛开了。

三月下旬,许家大夫人加重的病情刚刚有了起色,许家就迎来了一个坏消息。

刑部一个小吏在与人饮酒的时候,不慎说漏了嘴,泄漏了许大老爷旧年还是刑部一个小小郎中的时候,曾参与过一桩大案的审判,当时他犯了一个不小的毛病。

那日受审的犯人并没有认罪,就由于扛不住受刑晕了过往,但刑部正面临极大的压力,时任刑部尚书勒令部属必须在三日之内审出成果来,否则就要处分无能的手下。那天已经是三日期限的最后一天,许大老爷与两位同寅共同审判,感到证据明明已经很充分了,案情也清楚明了,连指使他的人是谁,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却由于犯人迟迟不肯认罪,并说出指证幕后指使者的要害证词,就陷进了僵局,再这样下往,只怕他的仕途也要受累。许大老爷不甘心,与两位同寅私下商量后,便抓着已经失往意识的犯人之手,在他们写好的供状上按了手印,并且由在场负责记载的一名擅长模仿字迹的小吏动手,在供状主捏造了犯人的签名画押。

等到犯人从昏迷中醒过来,想要喊冤,也已经晚了。这件案子当时完结得很快,幕后黑手也很快被捕了,而且不等审判成果下来,便在狱中畏罪自尽。犯人则依律处斩。案子的宗卷被回了档,立了功的许大老爷等人也得到了时任刑部尚书的褒奖,随后平步青云,自不必再提。

然而,就在几个月前,一名外放多年、终于调职回京任职的官员却无意中流露了一件事,那就是在那位所谓的幕后黑手密会犯人,并对他下达指令,命其往行凶的那一天晚上,这位官员曾经在一处僻静地点遇见了正在钓鱼的前者。从地点上来看,若这官员遇见的真是正主儿,那所谓的幕后黑手根本不可能在同一晚上与犯人密会。那官员在这场偶遇后不久就外放边城多年,不曾回过京,也不知道那偶然遇见过的路人被卷进了什么大案。他说出这件事时,也没把它当一回事。固然有好事者接洽起两种说法,认为那很有可能是一场冤案,但大部分的人,还是感到这官员记错了日子,并不放在心上。就连那官员本人,也从一口咬定自己没有记错,慢慢地转变了态度,感到自己可能真的弄错了日期,更别说旁人了。

但如今情况不同了。刑部内部的积年小吏,酒后泄漏了实情,那所谓的供状根本就是许大老爷等人捏造的,那案子说不定还真的是冤案!逝世了的人白逝世了,还背负着污名。那人也不是无名之辈,至今还有宏大的宗族,还有族人凭科举晋身,进朝为官。他们过往把那位族人视作家族的耻辱,无时无刻不想着要洗刷这份耻辱,如今若能证实那位族人是受了冤枉,那他们的家族立即就能洗脱罪名,重获清白名声!

一场大张旗鼓的翻案举动就这样掀开了序幕。当年的证人大部分都还活着,卷宗也都是齐全的,甚至连办案职员都大多仍在部中任职,想要翻查,难度固然有,但并非做不到。曾经参与过捏造供状的其中一名官员遭遇不住压力,向上司承认了事情属实,许大老爷与另一名参与了捏造举动的官员,处境就立即变得艰巨起来。

许大老爷的身材实在不是很好,近日更由于老妻病重,人也变得憔悴了很多。如今再受到如此重大的打击,全部人都瘦了两圈,脸都瘦脱型了。

固然那冤逝世之人的家属嚷嚷着要翻案,要惩诫当年失职的官员,可真要追究起来,连累的人太广了。当年那桩案子,真的是只差一份供词而已,其他的证据都证实了幕后黑手的身份,成果也是几乎所有人都认可了的。许大老爷至今都感到自己不曾冤枉了谁,顶多只是办事急功近利些罢了。他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