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章 糟心(1/3)

秦含真无言以对。

确实,还可以有这种可能。蜀王府小县主再不受宠,那也是对于宫里的宫人来说的。随着她才干进宫享福的奶娘丫头什么的,哪儿来的胆子敢丢她一个三岁孩子在屋里,只顾着巴结一个客人往?况且这客人也不是什么身份尊玉体面的人,在宫里也是靠谄谀太后才过得好些的。而蜀王府小县主,却是太后的心头肉。

就算只是太后短时间内的心头肉,那也不是一个奶娘和一个王府的丫头能怠慢得了的。

但假如说惠太嫔当时实在根本就不在小县主那儿,奶娘和丫头实在都是在撒谎,在为惠太嫔的行踪打掩护……

秦含真问赵陌:“蜀王府是真的跟宁化王勾结在一起了,是吧?我就纳闷了,他们一家子都被圈禁这么久了,宁化王又不是很有本事的人,进京不过几个月,又是哪儿来的本事,跟被关在宗人府的蜀王一家接洽上的?”

关于这一点,赵陌实在也一直感到费解。太子那边则猜忌宗人府有蜀王府或是宁化王的内应。但说真的,这个内应可没那么好找出来。宗人府里既有宗室,也有非宗室的官员小吏,职员复杂,背景不一。内应确定是能接触到蜀王一家的人,但蜀王一家人口不少,有主有仆,圈禁在宗人府的一处大院子里,逐日自行在院子中生活起居,宗人府的人与护卫看管只守在院外,天天会有人给他们送食水衣裳与日用品过来,就放在院门口的一处小窗处,自有院中的仆人接过往。全部过程中,都有看管盯梢,一般不会有单独谈话的机会。而且看管与送东西的人都是轮换的,并没有固定人选,这叫人怎么查?

这件事不好在宗室里宣传开来,因此不能明着与宗人府宗人令说要查他手下的人,而赵陌自己又不方便插手,所以调查工作进展缓慢,只能根据外头产生的事,留心那段时间内与蜀王一家接触的都是什么人,然后一个一个排查过往,好揪出给蜀王一家机密传递消息的暗线。

秦含真听了赵陌的阐明,眉头皱得逝世紧。她总感到,宁化王这一回搞这么大的场面,拉上那么多人,恐怕不会心甘甘心乖乖回封地上往。就算这次回往了,也不会善罢甘休,只是暂时让步而已,早晚还要卷土重来的。

惠太嫔那边也是个麻烦。她一个老太嫔,几十年与世无争,无儿无女的,忽然间宁化王抓了她的家人过往软禁,又大费周章地把她的家人送进宫里跟她见面,到底是想要要挟她帮自己办什么事?确定不会是好事吧?

秦含真对赵陌说:“我感到吧……吕家那几个女人进宫,光靠宁化王一个,应当很难吧?进宫的诰命一般不会带不相干的人,不是自家骨肉,就是亲信侍女,而且人数还不能多,有一个就够了,个别特别有体面的贵妇人,有可能会带上俩儿。我们既然没听说惠太嫔接见家人的消息,可见吕家人尽不会是顶着惠太嫔家属的名义进来的,既然都是女眷,她们很有可能地被假装成了哪位诰命的随从,年轻的可以扮丫头,有点年纪的只能扮嬷嬷了。但吕家女眷根本不通宫中礼节,扮嬷嬷什么的,很轻易穿帮的。要是宁化王妃带了三个不识宫礼的嬷嬷侍女进宫,她还怎么举动?早就被人看出来了。我猜忌,宁化王可能把人交给了王家的姑奶奶们,每人带一个,齐活了,多方便哪!正好我看到王嫔来寻她们拌嘴的时候,她们身边一个跟班都没有。别人我不知道,你那位继母,进宫什么时候没带过人?从前落魄时都没忘过排场,更何况如今她也稍稍风光了一点?”

赵陌听得笑了:“不但她一向习惯进宫时带丫头,就连云家那位王四姑奶奶,身边也是时时带着人侍候的。我已经查过了,她二位进宫时确实带了侍女,还每人都带了一个。我那位继母没带她身边的大丫头,只带了一位生面貌的嬷嬷。云府那一位,还有瑛叔家那位,听说也是如此。”

这就对上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